进乡村 看振兴 这里的发展别样红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仲夏时节,万物丰茂。走进白鹿原上的姚家沟村,远处是一派葱茏浓,脚边是成片的波斯菊,落座其中,饮上一盏清茶缓解暑热,怡然自得……这里不仅是市民群众休闲避暑的不二圣地,也是看灞桥乡村振兴,观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窗口。
6月3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的“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走进了灞桥区。来自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的记者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感受灞桥是如何推动强村富民,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媒体团一行先后探访乐灞荷庄园农业科技生产示范园、斐然谷草莓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鲸鱼沟农旅融合园区,走进了杜陵村庄、姚家沟民宿群。通过现场参观,实地体验,深刻感受到了灞桥区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成果和乡村振兴新样板下的和美乡村建设新变化。
2022年,灞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5元,位列全省涉农区县第一。近年来,灞桥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灞桥实践,加快建设富裕现代绿色活力幸福的“品质灞桥·最美城区”。围绕“一线一区多点”农业产业新布局,按照优化种植业、规范养殖业、提升加工业、活跃物流业、发展观光业的思路,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迭代。樱桃、葡萄等特色果业是灞桥农业优势所在、亮点所在,种植面积稳定在6.2万亩年产量6万吨。持续做精做强“灞桥樱桃”“灞桥葡萄”品牌,培育“神鹿原”“白鹿原”等农产品商标16个,品牌价值近20亿元。
积极推进“产村融合”,在白鹿塬片区,打造游憩体验消费圈;在洪庆山片区,打造生态休闲生活圈,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创建狄寨都市农业现代化园区(产业园),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6个,农业休闲亲子教育基地3家,超过1200家企业和农户搭上互联网销售“直通车”,累计销售农产品近5亿元。白鹿原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荣获中国民生示范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