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的接力与传承

——记黄河戏曲工作室领衔人黄河

来源:李江波 浏览: 463

 33.jpg

黄河(右)指导青年演员排戏

   “抬头,挺胸,上举右手手指并拢,唱腔、唱词,每个动作和眼神每个音符都要认真琢磨……”8月25日,在西演·西安市豫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排练大厅,黄河戏曲工作室领衔人黄河,正在细心指导青年演员贾燕妮和李瑞平排练豫剧《芝兰花开》。

    从艺40余年,从一名艺专生到登台演戏,到成为一名国家一级演员,再到独立出好作品,黄河视戏如生命,在艺术的园地里忘我耕耘,桃李成林。

从演员到艺术总监

    受父亲熏陶,黄河从小就爱上了戏。11岁她考上山东梁山县剧团。从此,她坚韧不拔,风雨兼程,一路走来。

    学习戏曲又苦又累。黄河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用来买录音机的电池,听学乐理知识,做听音、记谱。午间的练功房里,她脚下生风,一遍接着一遍练台步,从连续跑10分钟,20分钟,再到半小时,穿着厚袜子的脚踝骨被磨出了鲜血,但她依然咬牙坚持,“学戏曲不是一朝一夕,贵在执着和热爱。”

    住在筒子楼,学发声怕影响邻居,她拉开家中衣柜门,把头埋在被子里练声,找位置找气息。有时痴迷到边做饭边学戏烧糊了锅。在现代戏《儿牵娘心》排练期间,为演出剧中娘的“真”,她在马路上尾随老大娘学走路……

    吃得苦中苦,收获甜上甜。肯吃苦勤学艺的黄河,表演以细腻朴实、唱功扎实、行腔韵味深长见长,善于用声腔塑造人物的她先后登上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豫剧节领奖台,实现了从演员到艺术总监的华丽转身。

“河”纳百川倾囊相授

    2019年,以黄河的名字命名的黄河戏曲工作室成立。“我愿把自己的演技和经验转换成一束光一滴水,给青年演员成长成才增加养分。”作为优秀艺术家、“陕西带徒名师”,黄河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动结对签订师带徒协议,在“传帮带”上倾注大量的心血。

    豫剧《桃花庵》是青年演员贾燕妮接到饰演主角的第一个大戏。唱、念、做、表戏并重,在她感到唱腔和表演弱压力大的节骨眼上,“黄河给我一招一式心传口授,用心指导。”

    在排练厅,黄河细致严谨,要求贾燕妮一个字一个声腔地抠练。晚上,黄河把她带到家中练气息,直到把一个行腔拖音唱得稳稳当当为止。师生俩朝夕相处一个多月,黄河“用声腔塑造人物”的言传身教,让贾燕妮从表演到唱腔实现质的飞跃,千锤百炼的《桃花庵》在大明宫剧院公开首演,受到了广大观众和行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现今,黄河放心地把《芝兰花开》里主演的接力棒传给贾燕妮,她凭借此剧荣获陕西省第三届戏剧节“表演奖”

    就这样,曾两度捧得中国剧协颁发的“哺育新梅成长传承奖”的黄河,在台前幕后用细心和耐心,毫无保留给徒弟传授技艺,一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

    受黄河的精心指导,青年演员李鹏飞的唱腔有声有色,底蕴十足。心有灵犀的李鹏飞很快成为豫剧《陈三两》中的主演,他因此获得了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青年演员李瑞平、杨燕在黄河的引领示范下,在抗疫小品小戏《逆行出征》《喜上喜·亲上亲》中表演出色,分别斩获陕西省第八届小品小戏一等奖……

    近几年,在黄河的倾囊教授下,团里的10名青年演员业务技能不断提升,成长为骨干演员。黄河义务教授的两名小学生,今年都考上心仪的艺术院校附中。同时,深得戏迷崇拜的黄河也是70余名戏曲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把优秀剧目传承下去

    在豫剧舞台上表演了40多年的黄河并不满足在演戏、带徒弟方面取得的成绩,她通过舞台上积累的经验,尝试着创作新作品。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期间,她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借鉴电视剧音乐创作的抗疫歌曲《风雨中筑起我们的城》广为传唱。多年来,她带领黄河戏曲工作室主创成员,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先后创作出20多部小戏、戏歌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另外,作为西安市劳动模范,出于责任心和使命感,自律的黄河不计得失,她沉下心来,学习历史,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把我所表演的传统和现代剧的音频视频进行归类保存,把这些叫得响传得开的宝贵资料留给西安市豫剧团,留给团里的青年演员,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尽绵薄之力。”黄河说。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