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背后的故事
“回来了!回来了!”不久前,参加完第四届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陈陶静刚回到单位,就收到了公司领导送来的鲜花和干部职工的热烈掌声。
“能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我无比欣慰和感动。”陈陶静激动地说,虽然她一个人去参赛,但背后承载着整个团队的希望,为此她倍加珍惜。
陈陶静是西安净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净水公司)下属企业西安润诚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也是企业实施人才兴企战略,通过技能竞赛成长起来的技能人才代表之一。
技能人才“赛中出圈”
作为西北排水行业的领军企业,西安净水公司坚持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个人成长的目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聚焦创新合力,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出了一批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回望这段参赛旅程,历经111个日夜的顽强拼搏与不懈努力,陈陶静感慨万千,“能一步步晋升到全国大赛,并赛出全国第四名,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团队协作的力量。”
2次理论外部培训,5次实操内部培训,8次理论考试,10次实操考试,18次的考后答疑……仅9月中旬省级选拔赛前,公司提前制定赛前培训计划,一场场培训,一次次练习,让参赛选手们信心大增。
备赛过程中,公司还购置设备仪器进行操作练习,安排专家进行理论培训,邀请心理辅导老师做赛前心理疏导。缜密的训练安排、完善的后勤保障及专业的技术指导,每一场竞赛,西安净水公司详细的方案,让每名选手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应战。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技能竞赛中,企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越来越浓。
西安净水公司工会副主席武英介绍,一直以来,公司高度重视技能竞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同时,还多次承办全国、省市技能竞赛,让更多技能人才“赛中出圈”。近年来,公司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首届十大杰出工人”“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工匠之星”“西安工匠”“西安市技能带头人”“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50余人次。
潜移默化地影响
谈起此次参赛的初衷,陈陶静坦言,是公司多年来以赛促学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她,是身边“师傅们”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感染着她。
原来,陈陶静所在的西安润诚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经理蔡虎林就是第二届全国城镇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污水处理工的冠军。
蔡虎林在生产一线打磨了13年,他始终以“最严的工艺标准,最实的工作态度”一门心思扎根于污水处理工作,在技能竞赛中,赛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工作中,他落实带徒传技活动,大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身边人,以实际行动弘扬工匠精神。
蔡虎林说:“希望更多的职工转变观念,在企业搭建的技能成才平台上,练好本领,积极参加到技能竞赛中,实现从工到匠的成长。”
在陈陶静身边,还有很多同事都参加过全国、省市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陶静坚定地说:“身边优秀的人很多,在大家的引领带动下,我要练好本领,和他们一起守护西安的碧水蓝天”
“师带徒”活动,也是西安净水公司培养年轻职工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着力在做好“传帮带”、培养“接班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骨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给任务、下担子”,让年轻职工在急、难、重的工作中得到锻炼,助力其成长。前不久,6名名师与37名高徒结成对子,手把手培养、肩并肩同行。
西安净水公司总经理杨超表示,公司将继续发挥技能竞赛平台作用,持续推动以赛促训、以赛促培、以赛促建,全力打造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省市及全国排水行业贡献净水人力量。
全媒体记者 苗莹 见习记者 常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