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科建材工会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激发劳模工匠创新潜能

让技能人才成长有通道创新有平台

来源:李江波 浏览: 18

    获得国家、省、市QC 创新成果奖9余项,职工李浩获得国家级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优秀奖,“贺忠善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是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建材)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拥有近3000名职工的高科建材,是国家新型建材行业骨干企业。多年来,高科建材工会一方面引领职工学技能强本领,跟上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五小”创新破解生产中的瓶颈。使技能人才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10年前,李浩还是一名普通模具维修工。师父贺忠善手把手教他开机操作、模具组装、模具维护保养、模具修理实操技能。经过几年的精心培养,李浩成长为模具班班长、模具维护技术骨干、公司级劳动模范。

    李浩是公司工会实行技术工人“师带徒一帮一”培训制度和晋级晋升制度的受益者之一。而现在,德才能兼备的李浩也担起“师带徒”责任,他沿袭师傅“学知识教技能学做人”的教学方法,已培养出3名班组长、5名技术骨干。公司工会依托“传帮带”,每年从一线培育出5名关键岗位技术能手。

    “‘师带徒’为技术工人提供了成长和发展通道,而完善培训与激励体系,则为公司和行业培养了大量高水平技术工人。”高科建材工会主席徐艳介绍,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工种分类,定期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鼓励职工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为职工报销学习资料费用,发放职称津贴。

    2023年,高科建材工会开展360次各类技能培训课,其中一线生产岗培训277次,培训5768人次。

    这种既学到本事又提高收入的“名利双收”激励机制,让职工和企业各得其所。公司工会连续7年获得西安市劳动技能竞赛优秀成果,11项职工创新成果获得西安市技术创新项目,赛出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1人、“高新质量工匠”1人。

激发劳模工匠创新潜能

     走进高科建材的企业展厅,劳模工匠风采展示一栏就占据了展厅的“半壁江山”。“公司工会把大力弘扬‘匠心创新’企业文化,作为凝聚职工力量的重要抓手。”徐艳说,面向产业工人群体注重劳模工匠的日常培养及储备,每年评选表彰公司级劳模5名、工匠明星30余名,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让劳模工匠的创新创造热情得到释放。

    “贺忠善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领头羊作用,针对型材、管道、铝材和系统门窗四个核心产业,牵头成立了各项目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分室,劳模工匠示范引领,组织一线技术人员,立足生产开展“五小”的攻坚克难。

    2021年,公司引进15条高速产线,高速产线上模具的维护和修理是一项新技术,公司没有可复制的经验。今年年初,正值生产旺季,模具中的型材在冷却定型过程中,未硬化的料坯和定型模成型面贴合不紧密不稳定,导致型材功能槽口尺寸忽大忽小,型材棱角有波浪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贺忠善组织给出、模具和工艺人员展开攻关,在排出给出工艺和配方基准有问题后,重点从模具上找堵点,经过20多次的反复试验和验证,对模具沟槽局部设计尺寸进行重新优化和加工,使得15条高速产线恢复正常生产。

    与此同时,在出台的《高科建材创新行动专项奖罚办法》《高科建材技术项目(荣誉)奖励办法》的激励下,全员在质量提升、节能降耗、成本降低、提速提效上,掀起“我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的比学赶帮超热潮。每年收集职工创新申请及合理化建议百余份,筛选可实施项目,进行建议跟进、评优奖励,每年给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上百万元,间接效益上千万元。

让技能人才有归属感

    “收入比刚进公司时翻了三番,生产环境不断改善,福利待遇一年好过一年,越来越有主人翁的感觉了。”从普通工成长为班组长的舒亮亮表示,身在这样的企业很有归属感。

    高科建材公司工会通过创建“职工之家”,定期开展职工读书分享会,举办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比赛,在增知识强素质中,不断丰富职工的文体生活。坚持开展健康科普、健康义诊等活动,加强劳动保护,为职工织密身心健康的防护网。倾情贴心的服务增强了职工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职工与企业的和谐共赢。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作为,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徐艳说。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