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搭桥”纾困 巧解融资难

来源:苏怡 浏览: 57

    从事文化服务业近20年,张宏建没想到,因一笔400万元的续贷资金,“身价”2000多万元的企业会处于生死边缘。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市场行情刚好转,流动资金大部分用于拓展新业务,贷款一时筹措不到位。”陕西盛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宏建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多亏省融资担保基金提供的应急转贷资金,真是雪中送炭!”

    应急转贷俗称“过桥”。银行贷款到期后,企业往往需要筹措一笔“过桥”资金还上贷款才能续贷。“过桥难”一直是企业融资难的“难中之难”。

    为破解这一难题,陕西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积极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设立10亿元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开展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为广大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增添发展信心。

纾困

减流程、降费率  搭建融资“快车道”

    宝鸡西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是石油行业生产制造智能电控系统的领军企业。受回款周期拉长、新建厂区等因素影响,宝鸡西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今年8月,眼瞅着银行贷款马上到期,还款“缺口”还差49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王军急得团团转。

    王军说:“如果抽取流动资金490万元用于还款,订单可能无法按时交付;如果找市场拆借,光利息一周就得7万元左右。”

    就在王军发愁时,宝鸡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孙青青带来好消息——通过省融资担保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用款3天,转贷费4410元。”王军说,流程简便,费率低,不占用公司流动资金,不影响生产,一举多得。

    自2018年陕西启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来,目前,全省共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48家,覆盖11个市(区)。

    2021年,陕西在全国率先设立10亿元的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2022年3月,省融资担保基金启动运行,截至去年11月底,已累计帮助3008户次小微企业转贷189亿元,助企纾困效应明显。

破题

增信用、优服务  助力“小微”渡难关

    咸阳家友缘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近30年的酱卤肉制品生产企业。

    “前两年,由于新建厂房,我们向地方银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咸阳家友缘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永良说,一到还款期他就发愁,到处借款或者抽取流动资金。

    马永良说,每年公司光还利息就得80万元,再加上民间高额的“过桥”费,成本得百万元起步。现在有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贷款1500万元。和以前比,一年利息节省50万元,‘过桥’费节省近50万元,估算下来节省了近百万元。”马永良说,2023年,公司线上业务全面“开花”,销售额预计突破1亿元。

    省财政厅金融处处长董文红说:“通过增信缓解融资难题,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形成‘银行见保即贷、担保机构见贷即保’模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陕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逐步完善制度政策框架,不断推出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

    “要让银行敢贷,担保机构敢担,就得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董文红说,通过推广“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省上建立了由省再担保公司、担保公司、银行、政府按照4∶3∶2∶1比例共同承担风险的机制,大幅提高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率。

                                      (苏怡)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