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一颗心 温暖一群人
西安市职工心灵驿站 守护心灵 与你同行
“走!民政局!离婚!”周敏吼出这句话,拉着丈夫杜军就往门外走。杜军气不过,甩开妻子的手,两人直奔民政局。
西安市灞桥区市民中心里,周敏坐在办事等待区域低声啜泣,杜军不时回头偷看一眼妻子,不住地叹气,心想:好好个家,咋就到了要闹离婚的程度?
这一幕,被市民中心职工心灵驿站的心理咨询师杨已霖看在眼里,在经过两口子允许后,杨已霖邀请二人走进咨询室。经过四次耐心疏导,杨已霖帮助二人探寻到了家庭矛盾困扰背后的原因,险些冲动离婚的夫妻重归于好。
像这样为职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的职工心灵驿站,2023年,西安市已建成并使用的有60家,各区县在实践中探索出服务职工的特色和经验,深受职工的欢迎。
让职工“心”有所属
“谢谢了,我原来也给别人做过思想工作,今天被你教育了,我老婆哭着进来笑着出去,答应和我一起回家,太感谢了!”咨询结束时,杜军这样说道。
去年以来,全市已有60家职工心灵驿站陆续建成,杨已霖所在的灞桥区市民中心职工心灵驿站就是首批落成授牌的。
这里配备了音乐放松椅,智能宣泄机、心理测试专用电脑等办公设备,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情绪调节室、沙盘室、音乐放松室,杨已霖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指导帮助职工群众科学面对压力,释放负面情绪。这种集心理科普展览、咨询测评、培训辅导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在全市多家企业、机关、社区落地开花,且各具特色。
为了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灞桥区总工会创新建立了“1+1+N”(即:一颗工会芯、一张惠民网、N座连心桥)特色工作法。创造性地将工会心灵驿站、爱心驿站、职工书屋、母婴关爱室等融入区市民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最大限度地贴近群众,发挥出心理驿站的作用和影响,为前来办事的职工群众提供心理服务。
灞桥区职工心灵驿站自正式运转以来,为情绪障碍和重点人群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300余人次,使用音乐放松系统和情绪宣泄系统帮助职工群众解压减压2000余人次,依托平台有计划地在街道、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3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涉及年龄段11-78岁,形成了独具灞桥特色的心理服务品牌,成为了辖区职工可以信赖,充满温情与正能量的心灵栖息地。
让职工“心”健康
在城市的东边临潼,有这样一个职工心灵驿站,去年8月被陕西省总工会评为二星级“省级心灵驿站示范点”,这就是临潼区总工会职工心灵驿站。
这座由临潼区总工会自建的职工心灵驿站,位于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驿站面积160平米,内设个体咨询室、宣泄室、沙盘室、音乐放松室、绿色心情室、团体咨询室六个功能区,还配备了智能互动仪、情绪宣泄器材等设备器材,吸收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6人,打通了服务职工心理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临潼区总通过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到外区县考察学习等方式,对全区职工心理健康现状、服务基础设施及人员队伍情况等进行摸底调查,充分吸收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标准、服务机制、服务内容等,为打造心灵驿站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工作中,临潼区总定期组织开展“四色培训课堂”即心理沙龙、婚恋关系、家长课堂、艺术疗愈,向职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你好?我是一名基层职工,有事想去咱的心灵驿站咨询一下,行不?”去年夏天,职工心灵驿站工作人员梁立萍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经过简单了解,确定了来电者是为自己的孩子咨询的。为了更好地保护来访者隐私,梁立萍和驿站心理咨询师沟通协调后,约定好咨询时间和地点。
在咨询过程中发现,来访者因学业压力而产生抑郁焦虑情绪。通过专业咨询师的处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我们把服务职工的半径扩大到他们的家人,只要是职工有需要,工会一定竭尽全力。”梁立萍说。
除了开展咨询个例,临潼区总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培训计划。此外,还聚焦困难职工、农民工、女职工等重点群体,将心理上的“疏忧”与物质上的“解困”结合起来,帮助职工重振精神,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让职工心有“稳定器”
2023年,在全市推进职工心灵驿站工作开展的第一年,碑林区已有10个职工心灵驿站建成,且发挥着作用。
在经过调研后,碑林区总针对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升学、提升教学手段等压力引发的教师群体心理情绪问题,联合区教育局,投入40万元专项资金,在西安市铁一中学、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市第六中学等6所学校建成了6个职工心灵驿站,通过构建教师身心健康服务网络,提升教师生活品质,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在西安市铁一中学,有一个供教职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场所,多元化的心理测评系统,定期为教职工开展测评,及时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为教职工营造了温暖有爱的家园。这是碑林区总工会打造的首批“职工心灵驿站”的其中一个。
职工心灵驿站建筑面积80平米,分为动感体验区、心理咨询区两个部分,智能心理VR单车2.0、智能VR心理情绪疏导系统设备一应俱全。驿站每天开放,广大教职工随时可以体验,也可预约心理咨询。
“心灵驿站开放半年多来,基本每周都有十余名教职工参与体验,接待教师心理咨询二十余人次,帮助大家疏导情绪、减轻压力。”学校的心理老师张希表示,依托心灵驿站,学校工会积极开展了专项培训、大型讲座、主题分享交流等活动,专门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节、运动会、迎新跑、冬季阳光活动等,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全面提升教职工的业务技能、幸福指数和心理调节能力。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碑林区总还采用“菜单式”点课、送课模式,组织心理健康服务专家走进企事业单位,为有需求的基层单位巡讲、授课,让职工心灵驿站真正成为广大职工情绪的“理疗师”、生活的“减压阀”、矛盾的“稳压器”和工作的“加油站”。
打造职工“心”的家园
“老师,我一上台就紧张,看见领导就哆嗦,是不是没救了……”30岁的社区工作人员李芳芳在见到心理咨询师薛齐琳后,没多久就打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困扰。通过咨询,薛齐琳利用心偶身心疗法为李芳芳进行治疗,当次就有了初步的效果。
“我李芳芳通过红色,‘拿’到了自信的力量。”李芳芳一遍遍地读着这句话,语气也愈发坚定。
像这样的咨询案例,近一年来,薛齐琳和团队的10余名专职的心理咨询老师遇到过很多。自2023年,雁塔区总工会下大力气在全区开展职工心灵驿站工作,通过协调各方资源,以提升服务实效,拓展服务功能为原则,以细控价格关口,严把建设品质为举措,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工会心灵驿站”。雁塔区总与薛齐琳所在的第三方心理服务机构达成合作,成立了雁塔区职工心理服务站,约定每周一主题,定期为辖区内8个职工心灵驿站提供专业服务,不仅如此,下一步还将开通线上咨询热线。
李芳芳咨询的职工心灵驿站,位于雁塔区等驾坡街道启迪大院小区,是一个建在社区里的职工心灵驿站,面向小区4000户居民和周围职工群众商户开放服务,除了一对一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测评等活动外,还会根据社区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辖区职工群众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
“大家喜欢在这里做放松训练,有时候会摆弄沙盘,或者使用智能互动仪。”社区书记郭焕利说,职工心灵驿站的建成,让职工群众愈发重视个人心理健康问题,也为有情绪问题的人提供了便利和帮助,深受辖区居民群众的欢迎。
在建设之初,雁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张苗苗就表示,职工心灵驿站,就是要为职工打造“心”的家园、爱的港湾,排解职工心理压力,化解职工的心理亚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帮助职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职工心灵驿站的逐步落成,为关爱职工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4年全市拟建成职工心灵驿站50家。”西安市职工帮扶中心主任张志宏介绍,服务中心将按照《西安市总工会“职工心灵驿站”建设三年规划》,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成200家具有工会特色职工心灵驿站。同时,不断加强区县基层工会心理关爱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典型、树立榜样,把西安工会职工心理关爱工作打造成为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工会职工服务品牌。
(文中来访者姓名均为化名)
全媒体记者 臧慧 见习记者 依哈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