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求贤若渴 求职者有备而来

——2024年西安市“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见闻

来源:苗莹 申美 李江波 浏览: 32

    2月18日下午,西安大明宫万达广场上人头攒动,2024年西安市“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系列活动在这里正式启动。

    现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京东物流、万达商管陕西分公司等260家用人单位带来了6400余个工作岗位,涉及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医疗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多个热门行业。

    当天下午14时,各用人单位已就位,每个展位上都摆着桌椅和一沓岗位信息登记表,并有几名“面试官”。由于企业比较多,展区特别长,不少求职者首先来到最前面的大展板前,查看心仪的企业展位号,并记录下来,以便在现场精准找到展台。

    记者发现,今年的招聘会上,企业人才需求越发“精准”,求职者手持简历,有备而来……

2 综合.jpg2 综合.jpg2 综合.jpg

关键词:精准服务

    这场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的招聘活动,为返乡求职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提供了精准服务。

    “这次招聘会主办方很用心,每个展位上的用工需求很详细,通过展板我们就了解了岗位、待遇、招聘人数等,很方便。”家住附近前来求职的张女士说。

    活动现场设置了政策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劳务品牌展示等专区,“一对一”为求职者提供专业、精准的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社保咨询、劳务维权等“一条龙”就业服务。

    “原来被辞退还可以拿到补偿。”张师傅在一家餐饮公司做保洁,年前公司口头告知其年后不用来上班了。“因为这件事情,我年都没过好。”张师傅说,这次招聘会没白来,开工后他就去企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天的线上直播带岗活动中,6家优质名企走进直播间,提供机械设计员、工艺工程师、行政助理等27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18万余人次观看。

    2024年西安市“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系列活动期间,全市将举办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等至少350场次活动。

关键词:有备而来

    “年前就看到招聘活动信息,过年期间我精心准备了简历,希望今天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众多求职者手持简历,穿梭在260家用人单位的招聘展位间。

    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2022年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我虽然有过几段工作实践,但与自己的专业匹配度不高。”王先生说,他之前做了很多功课,细化了个人简历,研究了招聘会的企业,就是想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应用心理学方面,应当有自己一席之地。

    王思琦和畅欣茹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实习了7个月,马上面临着就业。“我们是特意请假过来参加招聘会的。”王思琦说,实习期间,他们都很用功,也向“师傅们”学习了不少知识,但岗位有限,大家基本没有留到岗位上的可能,所以最近一直“赶”招聘会。

    记者发现,王思琦和畅欣茹不但制作了简历,还特意化了妆。“虽然是现场招聘会,但首先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畅欣茹笑着说。

关键词:新职业

    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催生出不少新职业,如整理收纳师、陪诊师、儿童陪伴师、健康照护师等。招聘会现场,这些灵活、自由的新职业成为不少求职者首要考虑的职业。

    西安市总工会中顺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前来咨询的求职者都对整理收纳师、陪诊师、儿童陪伴师等新职业比较感兴趣。“这些职业门槛低、学得快、相对自由,而且很多是日结工资,工资收入也相当可观。”她介绍,整理收纳师的日薪为500元到1000元之间,陪诊师的日工资是270元到380元之间。 

    “我是一位宝妈,选择这样的岗位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上班时间,比较适合自己。”招聘会现场,住在未央区的王女士希望能通过家政培训,尽快上岗。

关键词:求稳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大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公司招聘展位都被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

    “我不但看中有稳定的收入,还看中企业在职业晋升通道和暖人心的福利待遇方面,我觉得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有安全感获得感。”今年技校即将毕业的小王坦然,希望毕业后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展位前,咨询的人络绎不绝。该公司招聘专员介绍,随着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随之增大,现场递简历的年轻求职者有40多人,公司那边今天参加面试的就有30多人。“总的看来,求职者不是一味追求高薪水,而是理性地求稳,青睐有职业发展前景的企业,向往以人为本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该公司招聘人员说。

    现场,有的求职者求稳还把工作和婚恋“捆绑”在一起。“你们公司的男女比例大概是多少,我想在工作中寻找个志同道合的对象。”男技工张先生郑重地询问比亚迪股份公司的招聘人员。

    “我们公司工会十分关心职工的婚恋大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举办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为职工搭建交友平台,让职工感到‘娘家人’的关心就在身边。”听完比亚迪工作人员的解释,张先生愉快递上自己的简历。

关键词:“拉家常式”

    招聘会上,来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大型企业招聘专员认真解答求职者的各种提问。当她通过简历遇见专业、年龄等条件较为相符的求职者时,就会和求职者多聊上一会儿,初面过程秒变“拉家常式”。

    “我们公司在未央区,我看你家离公司不算远,上下班还比较方便。你是二胎妈妈,那你出来上班,孩子谁给你看啊……”通过走访记者发现,现在的招聘专员问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了,除了看专业、看学历、看经验,看亲和力外,他们还会在现场询问求职者,“家住哪儿、通勤成本如何、结婚了吗?是否打算二胎?孩子谁给照看”等等。

    不少求职者发出疑问,找个工作用得着问得这么具体吗?对于敏感问题回答不好,是不是就与面试机会无缘了?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安大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猎头部负责人崔博。他表示,这种拉家常式的招聘方式在求职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一方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职者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消除求职者的紧张情绪,平复求职者心情,帮助求职者以更好的状态进入到面试环节。

    针对求职者的担忧,崔博说,在有些情况下,求职者可能会因某些个人原因而被淘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求职者没有价值或者不合格。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招聘标准和考量因素,对于一些岗位来说,个人的稳定性和动态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崔博强调,“拉家常式”提问并不会成为人力资源筛选人选的必要条件。招聘过程中,判断人选合不合适,最终还是要看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与工作相关的方面是否能够胜任。

关键词:针对性

    现场记者发现,虽然很多求职者带着简历有备而来,但“海投”的也不少。

    今年23岁的求职者小张读英语专业,去国外攻读国际金融与商务管理硕士,硕士毕业后回国的他有过三段工作经历。

    此次招聘会,小张一共投出去16份简历,应聘岗位包括管理培训生、企划专员等,现在服务于一家知名餐饮企业。“其实企业的薪酬、福利待遇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服务行业非常忙,经常忙到没有时间谈恋爱。”小张说,自己还很年轻,想换个行业干干,除了线下参加招聘会,他还通过网络投出多份简历。

    记者采访了解到,像小张这样,将自己的个人简历广泛投递给各个公司或招聘网站,不局限于特定的行业或公司的求职者不在少数。

    “海投简历,得到回复的机会可能较低,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崔博说。

    崔博建议,求职者不要盲目地投简历,找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去筛选企业,要下功夫筛选招聘信息。现场招聘会职位信息十分庞杂,要学会筛选出自己的目标行业、目标职位。

    他还强调,投递简历前,还要特别留心职位信息的有效期,过滤掉那些失效的信息。投递简历前将自身条件和招聘岗位的要求对比一下,不要相差太远。求职者可以通过关注适合自己的公司、准备充分的面试答案、突出自己的优势以及展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意愿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苗莹 申美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