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下的陕企机遇

来源:李晔宸 浏览: 12

    吃着肉夹馍,喝着西安茯茶,用西安膏药调理身体,你是否想到,这浓浓陕味儿,会出现在哈萨克斯坦友人的生活中。

    2024年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明确要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在战略纵深上实现新突破。

    不沿边、不临江、不靠海,位于西北的西安在很多人眼中并不具备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但无数陕企却能走出国门“扬名海外”,缘由何在?从陕西支持对外开放工作的点滴之中便可寻得答案。

   疏通航道

   组织企业抱团出海

    2023年年末,西安市贸促会组织27家企业赴哈萨克斯坦参加“2023中亚四大行业展”,深度推进西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好助力西安企业深入开拓中亚市场。

    2月20日,陕西省发布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实施意见》,16项举措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对企业参展支持力度,结合实际需求征集发布年度省级支持参加境外国际展会目录,引导支持企业抱团出海、以老带新。

    陕西省贸促会紧跟脚步,公布了2024年度出国(境)展览计划和2024年陕西省支持参加境外重点展会、重点推荐境外展会包括工业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医药食品原料、航空零部件等类别。

    据统计,2023年陕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042.06亿元。与上年相比,陕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俄罗斯、中亚出口分别增长11%、22.4%、136.7%和2.2倍,全省有业绩的外贸企业达4968家,同比净增加513家。

   请客入陕

   “家门口”达成国际合作

    中外合作,是“双向奔赴”的过程。随着西安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加大,西安企业频繁“出海”参加国际展会,展示陕企魅力,而国外企业也经常到访西安,寻求合作机遇。

    2023年11月,在2023第九届国际商协会贸易与投资洽谈会现场,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在台上进行热情的宣传推介,展示“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坐在台下认真听讲的,是30余家驻华使领馆、境内外商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20余个国际商协会的代表和150余家中外企业的代表。

    此次洽谈会可谓“一举两得”,既实现了西安在“家门口”推介企业的目的,还给企业提供了在“家门口”达成国际合作的机会。   洽谈会邀请了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协会、境外企业,共准备了170个跨国合作项目,与西安企业进行深度“一对一”项目对接。

    据悉,西安市贸促会2024年将陆续举办2024第十届国际商协会贸易与投资洽谈会、2024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合作洽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主办2024第16届西安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及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展览会;承办第14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及2024中国(西安)电子商务博览会,为陕企搭建在“家门口”达成国际合作的平台。

   保驾护航

   提升商法服务质效

    日前,一桩“不打不相识”的合作,生动诠释了西安商法的服务质效。芬兰一家公司以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由对陕西一家建筑企业提起民事诉讼,经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安排律师调解,找到双方利益共同点,两家本要对簿公堂的企业竟握手言和,成为合作伙伴。

    诉讼、仲裁、调解,是解决国际商事争端的三种主要途径。三者各有利弊,能否取长补短,同时运用三种方式解决国际商事争端?由西安市贸促会引入的仲裁机构“贸仲丝路中心”交出了优秀答卷。

    2023年年末,“贸仲丝路中心”获评“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创新典型案例。“这是陕西省首例运用‘融解决’理念,尝试法仲联手、诉调对接,由法院与涉外仲裁机构联合调解的国际商事纠纷案件。”西安市贸促会法律事务部部长高珊说。

    “融解决”即诉讼、仲裁和调解融合一体化,法官可经当事人同意,采用调解等方式快速达成和解,且结果可得到法院的确认和执行,从而提高调解纠纷的效率。

    “西安市贸促会树立了构建企业家园、代言西安工商、促进国际经贸、扩大西安开放、参与全球治理、彰显西安力量的服务宗旨,将进一步发挥贸易投资促进平台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及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西安市贸促会会长冉红斌说。

                                         (李晔宸)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