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 攻坚 优化

西安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八个新突破”

来源:唐玉洁 浏览: 206

    3月26日,西安市“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介绍相关工作。

发改委:

全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抓经济增长稳进提质,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态势。健全以统计数据为基准的运行监测体系,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和经济风险监测预警。

    抓战略规划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起点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十五五”总盘子。

    抓项目投资优化增效,夯实筑牢经济运行压舱石。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抓好350个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库的大项目建设,盯紧抓实西咸新区隆基绿能年产50GW单晶硅片产业园等76个重点新开工项目落地建设。

    抓产业发展升级突破,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招引落地燃料电池系统制造企业,培育引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制氢储氢装备等相关企业,聚焦“双中心”建设,加快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度,加速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抓区域协同有机融合,打造联动发展高效经济体。推动西咸新区有机衔接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西渭、西商融合发展,西康、西汉协同发展。

    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统筹推进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西安市成果清单任务落细落实。

    抓城市韧性强化提升,推动综合能级跃上新高度。年内开通运营地铁8号线、10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南段、5号线一期东段,统筹推进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实施,加快推进西延、西十、西康、高铁东站工程建设,全年建成变电站20座,全市电网新增供电能力200万千瓦,完成1至2个“光伏+”模式试点项目建设。

    抓民生改善增进福祉,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民共享。持续完善援企、稳岗、扩就业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普惠养老城企联动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抓好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完善公共服务价格和收费政策。

科技局:

五个方面攻坚发力

    在“双中心”实质性推进上攻坚发力。完善管理架构,建立重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双中心”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上攻坚发力。加快推进“5+2”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重大科创平台,探索“沿途下蛋”机制,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尖端产品。

    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攻坚发力。推行“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改革试点任务,加快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与高校院所共建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6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5000亿元。

    在推动硬科技产业化发展上攻坚发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新建5个开放共享、功能完备的中试平台(基地),实施20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围绕新材料、光子等领域,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创新集聚区。

    在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上攻坚发力。探索 “校招共用”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打造“股债贷保”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秦创原协同创新基地,推进西安都市圈创新一体化发展。

工信局:

六个“优化”实现“突破”

    优化产业倍增根基,加快规模壮大上实现突破。依靠硬科技支撑、战略合作,推动六大支柱产业快速做大做强;通过模式创新、要素保障,促进五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实力;依托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助力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提升规模,全年力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新兴产业营收突破15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4800亿元。

    优化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成果转化上实现突破。加快企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链群创新转化平台、加设产学研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公共创新转化平台的建设。

    优化项目引建机制,积蓄发展后劲上实现突破。做好项目引建的政策要素保障,精准招引项目,鼓励企业扩能投资,加快投资落地见效。

    优化企业培育体系,提升数量质量上实现突破。“小升规”方面,分层级、分档次建立培育库,制定“一企一方案”;“规长大”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支持快速壮大;“大上市”方面,建立重点拟上市企业培育库,助力早挂牌早上市;“市做强”方面,针对一批上市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集群打造、园区支持、要素保障等推动快速做大做强。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拓展承载能力上实现突破。坚持“一园区至少一产业集群”“一片区至少一关键部件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对新招引企业按定位进行布局,对园区原有企业新、扩建项目按定位予以调整,按园区定位提供“技术+金融+政务”直达式、多方位服务,支持行政管理的产业园区加快采用市场化管理。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完善配套环境上实现突破。优化提升智能助企服务平台,完善高效解决问题机制,提升公平、高效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西安先进制造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