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徒名师”是怎样练成的

——记“三秦工匠”陕汽控股总装厂内饰车间张瑞

来源:李江波 浏览: 21

32.jpg

    “陕西省技术能手,破格晋升为技师,优秀班组长……这几年我获得的荣誉证书一大摞,可以说没有师傅的‘传帮带’就没有今天自信的我。”4月22日,在陕汽控股总装厂越野车内饰车间,提起自己的师傅张瑞,分装班班长鱼刚激动中带着感激。

倾囊相授教徒弟

    作为一名驾驶室内饰装调工的鱼刚,以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按部就班上下班,干活凭经验,从没想过看书学习、提升知识及技能水平,更没想到通过学本事来改变命运。

    2017年,他师傅张瑞考上高级技师。这个消息轰动了车间,也唤起了鱼刚的学习欲望。

    “榜样就在身边,我下定决心要跟着师傅学技能。”鱼刚说:“师傅说既然你想学,我就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你。”张瑞的“传帮带”让鱼刚两年时间职业技术等级由高级工晋升为技师。

    “带徒弟不仅教他们会动手,还得教他们会写。”徒弟杨黎动手能力没得说,可提笔写论文思路重点捋不清,张瑞从论文的内容、格式、字体等面面俱到给杨黎手把手逐一指导。这几年,张瑞给21名考上技师的徒弟修改论文,总字数达10余万字。

师徒并肩解难题

    2019年,鱼刚尝试改造气管路过渡连接板,结果不顺利,张瑞带着鱼刚,一边请教工艺师,一边反复琢磨,最终做了一个工装,经过3个月100多次试验,气管路过渡连接板成功得到优化,安装效率提升30%。

    在徒弟张亚荣眼里,张瑞生产中练就出一双“火眼金睛”。在装配某型军车时,张瑞一眼就发现由于按钮开关和点火钥匙开关装配空间狭小,导致按钮开关和点火钥匙开关装配完毕后,经常出现松动或拧不紧的现象。她带领徒弟张亚荣加班加点,设计制作专用拧紧工具,彻底解决了按钮开关和点火钥匙拧不紧的难题,将问题发生率由40%降低至1%以下,保证了产品装配质量。

    二代军车的开关面板需要先开孔再装配,开关板开孔的报废率高达15%。徒弟于杰、高沛沛跟着张瑞迎难而上,齐心协力设计制作出开关板专用开孔支架,彻底解决了开关板开孔易报废难题,报废率降低至1%以下。

    近几年,张瑞引领徒弟创新的30余个项目获公司奖励。提报创新改善提案40余项。

由“工”到“匠”的蝶变

    1994年,18岁的张瑞技校毕业走进陕汽总装厂,一向争强好胜的她“总觉着知识储备不够用”。工作之余上电大函授,参加社会和公司办的培训班。早上7点半前到厂,晚上8点多下班,利用班前班后时间粘着师傅如饥似渴学技能。

    像海绵一样汲取“养分”的张瑞逐渐成长起来,从将一张张汽车电器线束图制作成工艺指导图片和岗位作业指导书,再到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公司首位女工匠,她把“匠心”倾注在生产中的创新创造。    

    面对分装班生产不均衡,工作效率低的现状,张瑞敢于啃硬骨头,她运用IE知识,分析研究生产各环节,探索总结出分装区精益改善模式并予以推广。

    在提高电器分装区某2种军车装配效率上,张瑞运用优化物流布局、CELL单元化、标准作业等方法,开展人、机、料、法、环等系统性改善,实现电器分装区外物流、内转运的单向流动,建立单元化作业、标准作业,现场目视化效果大大改善,作业效率提升 19.7%以上。

    张瑞主动请缨,承担起防飞溅翼子板分装工作。通过快速调整防飞溅分装区域,优化装配工序,制作工装,助力总装配线产量大大提高。她主持的《分装区区域优化改善方法探索与应用》案例获得第四届“协同·德仕杯”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三等奖;她参与的纯电动卡车电控系统检测维修平台的开发应用项目获全国机械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她带领班组创新的精益QC项目多次获得陕西省西安市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一、二、三等奖。

    张瑞先后荣获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产业工匠及跨企带徒名师等多项荣誉。“今年我48岁了,心愿是退休前多带出几个徒弟,为厂子出一份力。”荣获“三秦工匠”的张瑞说。

                                         (李江波)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