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 莲湖区 临潼区
他们今年有“大动作”了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5月20日,西安市“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了碑林区、莲湖区、临潼区介绍2024年有关工作情况。
办好民生实事 实施“三大工程”
2024年,碑林区将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坚持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实施102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49.7亿元,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培育“五上”企业不少于40家,同时,实施高品质商圈和商业街区建设行动,提升钟楼—大南门都会级商圈,打造小雁塔片区高能级商圈,建设4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发挥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牵引带动作用,加快环西工大创新带、建科大创新街区、时空信息产业聚集区、地理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亿元。
同时,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总投资3.2亿元的9个老旧小区改造、9条次支路整治、10公里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和210公里水气热管网改造。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就业服务提质、技能培训提升、劳务品牌培育“三大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围绕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托管等9大功能,逐步实施19个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新建改造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在文旅融合方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数字文旅“五个一”工程,设立数字文旅发展基金,打造数字文旅产业园区,开展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扩大优质数字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文旅企业、文旅业态、文旅消费新模式,延长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2%左右。
实施楼宇经济 打造税收亿元楼宇
2024年,莲湖区围绕“打造经济总量千亿级西安核心城区”,在重点领域不断破难、破题、破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北院门文商旅融合发展、大庆智路高端智能科创、枣园桃园都市工业、南二环现代金融等四个产业聚集区。在西大街、玉祥门等区域,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
狠抓长安先导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实验室、第一工园·莲湖智联创星中心等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0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个以上。
盘活闲置资源,深入实施楼宇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栋、星级楼宇6栋以上。抓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持续优化《产业招商地图》,紧盯“三个500强”、行业隐形冠军,积极招引优质龙头企业,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打造“温泉之城 演艺之城 度假之城”
2024年,临潼区依托长安先导国际创新人才交流中心,持续放大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效应,搭建驻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华为公司合作推进临潼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培育,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
推动新丰、代新工业片区“腾笼换鸟”、提质增效,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实施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医工智能等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五上”企业新增35家以上。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省市共建秦始皇帝陵大景区、秦文化集中展示区、秦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策划实施东安村民宿集群、周家场特色食宿体验区等项目,打造“温泉之城、演艺之城、度假之城”。
深入推进陇海铁路城区段明洞城市缝合工程,推动临潼新区等8个片区建设,加快建设秦汉大道TOD、凤渭路两侧居住区,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此外,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带动商贸合作。加强与浐灞国际港产业联动,推进现代物流区、新丰铁路编组站融入全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零河水库扩容改造等治水项目,打好控车、减煤、禁燃、治源、抑尘、增绿“组合拳”。
同时,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