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始终与旅客在一起

来源:全媒体记者 臧慧 实习生 陈艺菲 浏览: 23

    7月16日23时50分,从上海始发的K560次列车临停在南京至徐州站间,值班车长吴磊看着窗外如瀑布般的瓢泼大雨,眉头紧蹙。

    吴磊根据经验研判,晚点估计会持续增加。于是,他拿起对讲机,要求乘务员加强车厢巡视,安抚旅客情绪,掌握车内重点旅客,做好重点照顾。

    彼时的河南省商丘市,正在遭遇强降水天气,当地人说,近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而这里,也正是K560次列车北上延安的途经站点之一。

    吴磊看着车窗外,大雨依旧没有要停的迹象,心里不禁泛起嘀咕:雨怎么越下越大呀,全列超员53%,1644名旅客,万一晚点了,可就影响旅客的行程了……没多久,K560次列车就收到了折返调令。

徐州1小时

    “我看到信息说,K560次列车在徐州站折返运行,这是真的吗?”

    “停在这这么久了,到底是啥情况吗?”

    “我这赶不上下趟车了咋办嘛?”

    ……

    车厢里,旅客间传出了一些埋怨声,休班列车长王小恩提前结束休班,带着乘务党支部成员和休班的职工前往各车厢,耐心解答着旅客的疑问,做好解释和现场服务工作。除了做好这些,吴磊立即对接上级指示,了解最新情况。

    7月17日凌晨2点43分,列车进站,停在徐州站。在站接到调度命令,折返回上海站。

    随后,王小恩和吴磊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召开乘务党支部会议和三乘碰头会,及时布置工作,要求妥善为旅客做好解释和服务工作。

    “各位旅客,由于前方暴雨导致列车受阻。接到调令,本次列车将折返回上海站。列车到达徐州站,具体停车时间待定……”车厢广播正反复播诵着这条消息,彻底打破了这个本该平静的夜晚。

    带着孩子暑假出游的一名女士在听到广播后,不由得焦虑起来,看到在车厢里正在为旅客做解释工作的王小恩,立刻上前拉住他说:“列车不开了吗?要下车吗?这怎么办,我们可不下车,暑期的票多难买!”

    另一边,一位年逾六旬的旅客拿起了手机,镜头正直对着王小恩和焦急的旅客。

晚点24分钟

    16日,与K560次列车对向而行在陇海线上的K558/9次列车,与平时一样,乘务员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旅客们也各自期盼着目的地。

    但在夜里23时18分,交互机中突然传来了K560次列车的停运命令,看着车窗外不时滑落的雨水,列车长张勇顿感不妙。当时,列车正运行在商丘至徐州间,车窗外,暴雨如注,列车在夹河寨临时停车已超20分钟,所有人的心都紧绷着。

    看着手机内各次列车的晚点信息,张勇和副车长刘全安紧急部署,发挥乘务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穿梭在硬座和卧铺车厢,安抚旅客焦急的情绪,解答旅客的问询,协助各岗位有序做好旅客上下车工作。

    “请大家不要着急,耐心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候,我们一定会把大家平安送达目的地,有什么困难或者需求第一时间联系车厢内的工作人员!”这句话张勇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也仿佛像是有魔力一般,躁动的车厢逐渐安静下来,旅客们焦虑不安的心也稍有平复。

    “车动了,车动了!”突然,在车停下的30分钟后,车厢内有旅客欢呼道。列车正常运行着,不一会,大家又再次进入梦乡。

    17日下午,列车到达上海站,缓慢进站时,张勇再次看了一眼时间——仅仅晚点了24分钟。车上1346名旅客全部安全顺利到达。

折返途中

    在徐州站停留的1小时里,不仅王小恩和吴磊,各车厢乘务员也立即行动起来,除了向旅客告知列车折返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还加强车内巡视力度,安抚旅客情绪,帮助解答旅客关于车票退、改签等疑问,对徐州站下车旅客进行统计。

    徐州站,王小恩为975名旅客办理好与车站交接、改签、退票等工作后,仍有669名旅客随列车返回。

    返回途中,空调状态、供电状态是否良好,污水箱容量是否能保障旅客需求,这些问题按照应急预案已一一确保无误,列车向着上海站驶入。

    和孩子一起旅行的女士,在听过王小恩的解释后,双方互留手机号,王小恩允诺对方,一旦列车可以正常运行了,一定和她取得联系。

    随着一句句耐心的解释、一声声详细的解答、一杯杯暖心的开水,旅客也慢慢理解并接受了列车上的这一决定,表示理解并支持铁路部门的决定。

    除了在徐州站下车,仍有不少旅客选择在折返回上海站的沿途站点下车,在做好统计后,王小恩与吴磊提前与沿途停站联系,做好途中站下车旅客交接事宜。而车厢内,乘务员们依旧在忙碌着,一边向旅客做好宣传工作,同时确认车门车窗锁闭良好,餐车也在不间断地供应食物,确保旅客饮食供应……

    17日13时52分,在全体乘务人员一路悉心的服务下,剩余255名旅客到达上海站安全下车。班组完成了任务使命,无一起旅客投诉情况。

    由于暴雨折返,这趟原本只需走3天的车次,王小恩所在的杭州车队沪延二组却走了5天。在列车整备完毕后,王小恩和乘务员李丽娜聊天时得知,她1岁的孩子由于好几天见不到妈妈,已经不愿意理她了。

    “这下回去,我可得好好哄哄孩子。”说着,李丽娜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全媒体记者 臧慧 实习生 陈艺菲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