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专精于一技 必有动人之处

来源:文/图 全媒体记者 苗莹 臧慧 唐玉洁 骆红燕 浏览: 12

    匠心筑梦,技创未来。9月11日-13日,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赛。546名选手决战三秦大地,他们中有“00后”快递小哥,有博士人工智能训练师,还有数控机床装调女维修工……他们用技能点亮梦想,谱写了精彩人生。

    本届大赛在西安、宝鸡和渭南设置了3个赛场6个决赛工种,涵盖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数字化应用、智能制造等多个工业生产领域,在保留往届大赛焊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3个工种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智能训练师、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网约配送员3个工种,体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向。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这些“巅峰对决”吧!

比什么、怎么比,看这里

21.jpg

    网络与信息安全员赛项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全神贯注,手指在键盘上来回跳跃。此赛项,主要考察选手应对网络攻防能力、网络安全知识掌握、数字安全综合攻防等,连续三届入选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赛项。

    “比赛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每一位选手都是数字世界的守护者,通过他们的努力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赛项裁判长金建军说。

    4个小时的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来自天津市的参赛选手孟宪栋走出赛场,他坦言:“这个赛项考查的不仅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相关知识,也考察选手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涉及范围广,在今后工作中会不断总结经验,磨炼技能,再接再厉。”

    网约配送员作为首次被纳入大赛的新增项目,赛场上比什么,怎么比?备受关注。

    在送餐环节中,比赛设置了S弯路段、过学校路段减速带、绕行八字杆等考试“关卡”,全方位考验选手的驾驶技术和应变能力。记者还注意到,在每个考试车辆后座的架子上都放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需要选手在完成一个个转弯过程中,保证杯子中的水不被溢出,凸显驾驶中的一个“稳”。

    “比赛是速度与服务的双重考验。”网约配送员赛项裁判长赵宁说,比赛中,不仅要关注选手的配送速度,更要重视他们的服务态度、安全意识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人工智能训练师赛场上,“嗒嗒”的键盘敲击声回荡在原本寂静的赛场内,选手们屏气凝神,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舞动。

    2020年,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式成为新职业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成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如何利用好这项技术更好地助力生产,服务生活的方方面面,考验着人工智能训练师手底下的能力。

    “赛项主要考察选手人工智能方面的机器学习、实际数据库的处理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等内容。”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裁判长杨涛说,大赛新设这一工种,将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人工智能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赛场上,郭彦伶精神集中,双眼紧盯屏幕,随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滑动,一串串代码呈现在屏幕上。“这个赛项有9名女选手,天生的敏锐性,做事更为细心细致是我们的优势,让我们一起加油,不枉此行。”作为今年赛事陕西唯一的一名女选手,郭彦伶对自己抱有很大的信心。

    在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赛项的比赛现场。选手们正在对一辆辆模拟仿真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全方位的调试、检查。

    比赛分为室内维修和室外数据采集,以及自动驾驶中对车辆的应变能力考查。不仅考验排除故障的水平,还测试参赛者的数字技能水平,紧贴行业对新技术的需求。

    “和传统汽车行业相比,大赛主要考察选手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中智能设备的装调及系统运营维护开发和功能测试等。”汽车维修工赛项副裁判长杨华说,选手不仅要精通机械原理,还要掌握电子控制、网络通信等前沿技术。

    陕西代表队的参赛选手王航这次参加的是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赛项,王航所在的企业陕汽控股提前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和智能网联技术,他也有了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识基础。首次参加技能竞赛,他就站在了国家级技能竞赛的赛场上。

    “能站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与企业在这项技术的成熟应用密不可分。竞赛能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王航说,此次比赛既是激励,也是挑战。作为技术人员,他将苦练技术,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

高手过招决战巅峰

32支代表队,546名选手,赛场上带来了精彩的比拼,赛场外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师徒一起共赴赛场

22.jpg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队,31岁的选手丁国梅和19岁的徒弟王俊超,已经是第二次“牵手”共赴网约配送员的赛场。

    一路走来,从区域选拔赛,到赛前特训,再到今天走上全国大赛的舞台,他们二人也从师徒变成了对手,从对手又变成了携手赛场的战友,过程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丁国梅告诉记者,在选拔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和徒弟总会抽出配送任务的空余时间坐在一起,进行实操项目演练,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相互梳理,相互摸排,不断在干中练,在干中学,在干中提升总结。那一刻他们是携手共进的战友,是相互扶持的亲人,是为了区域荣誉而战的“勇士”。

    “将地图画进心中,是作为骑手重要的一项技能。”丁国梅说,作为隐藏“路痴”,她每次出门都会带一个本子,把沿途路段上标识不清晰的地方进行记录,一个地标、一个地标的记,慢慢地绘出一张区域地图,并在反复的记忆下,将本子上的地图挪进了心里。

    “现在只要订单在手,送餐路线了然于心。”丁国梅将这项“技能”也传授给了王俊超。同时,她还不断叮嘱王俊超要从细节抓起,真诚对待商家,对待顾客,在配送服务中不断提升技能。

    正是这样对待工作的态度,让丁国梅在短短4年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给王俊超也树立了榜样。此次师徒二人再度共赴赛场,他们不断鼓励:“加油,一定行!”

他从9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23.jpg

    大赛主场馆的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看到三个城市,六个工种比赛画面。同时,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其中数智化的三个赛项都可以在大屏幕上实时展现选手比赛成绩。

    作为从区赛一路过关斩将,“闯进”本届大赛决赛战场的陕西代表队选手冯天雷,在完成网约配送员项目实操赛项后,迫不及待来到大赛主场馆的大屏幕前,查看自己的成绩及排名。

    位居第一。冯天雷双眼凝视着大屏幕,双手捂住嘴巴,站了许久。随着缓缓呼出一口长气,他连日来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能代表陕西走上全国大赛是我的荣耀,也是肩头的责任,带着大家的希望走到这里,我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比出最好的成绩。”冯天雷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得知大赛消息以来,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走上全国大赛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了解网约配送员的技术与素养。

大赛幕后的“魔法师”

24.jpg

    从制订训练计划到安排技能培训,从组织模拟赛到给予心理支持,选手的成功离不开技术指导的支持和帮助。

    “接到任务后很自豪。”陕西省网络安全管理员项目技术指导代长生说,网络与信息安全涉及知识面广,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在指导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这期间,他对选手进行了体系化知识梳理,强化了模拟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和个性化指导等。

    “备赛中最担心的是平台,这个项目在实操上有一定的难度,大家都比较担心。”比赛中,陕西省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项技术指导王岩一直陪在4位选手身边,随时帮他们答疑解惑。 

    记者看到,考场外,各个代表队的技术指导来回踱步,他们一会儿紧盯大屏幕来回滚动的排名,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嘴角上扬;一会儿焦急地望向考场内,观察着选手们的“一举一动”,当选手们走出考场,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迎上去。

    在这场技术的对决中,他们用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参赛选手们指引方向,助力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中绽放。

    文/图 全媒体记者 苗莹 臧慧 唐玉洁 骆红燕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