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蔚:1203天的重生路
【人物档案】:
张小蔚,男,54岁,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办安监所负责人。先后获得三秦楷模、中国平安卫士等荣誉称号。
人生格言:初心不因路途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
2021年6月23日,对于张小蔚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张小蔚在北京一家大医院成功完成肺移植手术。度过危险期的他,不顾插满管子的身体,艰难地坐了起来,又想起他工作的日子。
张小蔚肺部受损源于那场火灾救援。2020年10月,张家村街道辖区发生一场火灾,赶赴现场救援的张小蔚因长时间在现场吸入大量有害气体,导致肺部严重损伤。
2021年9月29日,张小蔚出院回到西安的第二天,他就及时上班,履行诺言,做百姓平安幸福的守护者。
“我们辖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灭火器,谁家的该换了,谁家的消防通道该整治了,我心里最清楚,每个月,我都要给队员安排。既然我好了,就得赶紧上班。”张小蔚说,支撑他前行的,有信念,有家人的爱与牵挂,更有辖区居民的期盼和信任。
从“换肺”到现在的1203天里,张小蔚感觉到自己获得新生,他用执着的坚守,诠释责任,用爱心践行志愿者精神,只为居民群众脸上灿烂的笑容。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办安监所,探访张小蔚,了解他身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群众期盼的眼神让他奋不顾身
在张家村街道,提起张小蔚,几乎无人不知,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居民心中的英雄。凭借着他在辖区的“知名度”,记者很容易就见到了他。
身穿蓝白条衬衣、牛仔裤和小白鞋,衬衣上还搭着一件白色的卫衣,说话风趣幽默,头发虽有些灰白,却十分精神。很难将“换肺”和他联系在一起,只是偶尔有几声咳嗽声。
“我没事,只要变天,就偶尔咳嗽一两声,人不打紧,不影响正常工作。”张小蔚笑着说,他很幸运,目前跟他这个“伙计”(指移植的肺)还配合得不错。
在张小蔚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药盒,里面大大小小放着十几种药。“这个药这辈子也离不了。”张小蔚指着药盒说,这是排异药,每天吃两次,用于预防或治疗器官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
谈起肺移植手术,张小蔚却说这不算什么,因为,他曾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年来,张小蔚多次参与灭火救援、抗震防汛,处理过多起安全生产事故,身上有10多处伤疤,每一处伤疤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采访中,当问及在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信念让他冲进火场?“我对群众的承诺和群众期盼的眼神。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义无反顾冲进火场救人。”张小蔚坚定地说。
吃完排异药,张小蔚整理了着装,前往辖区加油站,进行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重返岗位后,不管是刮风下雨,张所长都坚守在岗位上,真让人佩服,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小蔚的事迹感染着身边人,与张小蔚一起工作10年的高飞说,他不但从张小蔚身上学到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学到了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张小蔚之所以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这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肺移植手术是最难的器官移植手术之一,术后恢复过程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张小蔚的爱人李景芳说,作为家属,张小蔚的身体是他们首先考虑的,再加上术后医生嘱咐,让他回家就办病退手续,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禁不住再折腾了。
“不让我上班,活着还有啥意思。”张小蔚对家人说,他生命之所以延续,就是要用有限的生命,守护辖区居民安全,直到生命最后时刻。
张小蔚的坚持,感动了家人。“他有理想有追求,我不能剥夺他的乐趣和热情,也不能拖他的后腿。”在爱人李景芳眼里,张小蔚不管对“大家”,还是对“小家”,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那之后,李景芳选择默默支持。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秋季干燥,大家一定要加强防火意识,消除火灾隐患;通道堆放的杂物,也要及时清理,防止火灾发生时,影响人员疏散逃生……”
10月4日17时45分,南二环劳动南路辅道上堆放的树叶,遇明火后着火了。接到群众报警后,张小蔚和同事及时赶赴现场。
在协助消防人员一起灭火后,张小蔚协调相关部门及时清理现场。同时,他向居民群众加大消防知识宣传。
国庆长假期间,张小蔚一直在岗,“节假日大家放假,但安全‘不放假’,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把好安全这道关。”张小蔚说,在基层岗位上干了17年,他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他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在关键时刻能迅速采取行动。
记者看到,张小蔚在爬楼梯,或者疾步走时,还是有些喘息。张小蔚说:“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3以上,我现在就是87左右,所以不敢着急上火,因为一着急人就会喘。”
喘得严重的时候,张小蔚就会停下休息片刻。等好一点,他又投入到工作中。
张小蔚供职的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办事处,地处西安市主城区核心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辖20个社区,现有科研、机电、文教、建材、商贸各类企事业单位2158家,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辖区所有消防设施在哪,哪个救援设备怎么开启,张小蔚了如指掌。“早一分钟到现场,就可以早一分钟配合消防队员开展救援工作。”他说。
工作中,张小蔚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高危行业、重点部位进行管理,实现了辖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全覆盖,辖区也因此17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张小蔚说,这样才能不辜负时光和自己。
做志愿活动最大收获是被感动
“小张呀,阿姨家里锅炉有问题,你快来看看。”“我是个盲人,能不能帮我钉个相框,清洗一下空调。”……每当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张小蔚总是第一时间联系组织志愿者赶到求助者家里,为他们提供帮助。
熟悉张小蔚的人都知道,他在辖区的“名气”,不仅来源于本职工作,还与他的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息息相关。
12年前,张小蔚联合同事、朋友成立了志愿服务队,2015年,志愿服务队正式更名为“张小蔚劳模志愿者服务队”。对于独居、孤寡老人以及残障人员来说,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大麻烦。”张小蔚说,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解决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次偶然的机会,盲人王先生得知张小蔚劳模志愿者服务队的事迹。“我本来想试一试,联系了他们,没想到他们很快赶过来,帮我解决了问题。”王先生说,服务队每个月还要进行回访,了解其他方面的困难。在夏季来临前,还为他清洗了空调,检查了水电气的安全隐患。
从2022年开始,志愿者服务队对辖区100名75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残障人士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我们每个季度,都要进行一次上门服务,检查水电气的安全隐患,保证他们安全方面的需求。”张小蔚说。
“有啥困难,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小蔚劳模志愿者服务队”“打个电话,他们就来帮忙,真是比儿子还亲切呢”“我很感动,心里很舒服,也感觉到很甜”……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张小蔚也被感动着。“这些年做志愿者活动,更多的是,我让别人给感动了。”在开展居民家庭水电气暖免费维修,安全知识宣传,义务巡逻的同时,吸纳医院的医生加入服务队进行义诊、帮助菜农卖菜,开设公益假期托管班……张小蔚劳模志愿者服务队用初心不断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
“爱大家也是爱小家,你想往前冲,我们和你一起往前冲。”在张小蔚的影响下,他的爱人、儿子,都加入到了公益事业里。
如今,他们进一步延伸志愿者服务内容,做起了临终关怀……
12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张小蔚劳模志愿者服务队”,已壮大至446人,其中16人为劳模。据不完全统计,服务队先后完成老旧居民小区检查1947户,整理维修3546户,为5640户居民家庭建立了家庭安全台账,为2256户家庭排除了生活安全隐患,已累积服务时长50多万小时,名列全国第29名。
张小蔚表示,未来,他们还将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为更多群众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1203天的重生路上,张小蔚每一天都是一段充满挑战和奋斗的历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劳模精神,也演绎出了自己人生新的精彩篇章。
全媒体记者 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