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民营企业解难题、谋发展——

民企“出海”有“金”招

来源:孙丹 浏览: 14

    “钢铁驼队”奔驰不息、出口品牌持续“上新”……2024年,陕西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1735.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近四成。民营企业成为扩大开放的生力军。

    助力民营企业“出海”,背后有哪些金融力量?陕西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民营企业解难题、谋发展。

   丰富供给

   助力企业加速“出海”

    眼下,在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州,中国西部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水泥”)投资的日产6000吨水泥厂已投产9个月,生产的水泥直接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作为银团牵头行为西部水泥办理的4000万美元出口信贷项目刚刚落地。这是陕西首笔民营企业出口买方信贷业务。

    “企业在海外经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不足可能导致‘走出去’以失败告终。”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金融部副总经理刘宪政说,“对于西部水泥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的融资项目,我们从工厂建设阶段就开始考察。”

    “我们综合考虑西部水泥融资需求、项目信息、境外营商环境等,加强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银行总行及海外分支机构、外资银行、乌兹别克斯坦金融机构合作,促成这笔信贷业务落地。”刘宪政说。

    这是陕西金融机构丰富外贸金融产品供给的缩影。 2024年,陕西36家银行、448家分支机构为3011家涉外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企业数同比增长15.99%、银行机构数同比增长17.89%。

     “一企一策”

    提供专属服务方案

    “公司又一笔出口欧洲和东南亚地区的集成电路订单即将交付。”3月5日,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树涛说,“去年底,我们就签署了出口专项贷款合同,第二笔贷款资金即将到账。”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是陕西重点民营企业。

    “我们与该公司的出口信贷业务保持长期稳定,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超3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客户经理郑强说,“不只为他们发放贷款,我们还围绕该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时审批投放信贷资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链稳定发展。”

    面对复杂多样的市场、法律、资金风险,陕西多家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提供覆盖项目各环节的结算、交易、融资等专属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今年以来,银行通过筛选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34条重点产业链企业外贸主体,建立重点客户服务清单,配备专属金融顾问,加大对‘外贸+’领域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助理王奇介绍,“为了重点支持民营小微外贸企业,我们即将上线‘外贸通’平台,主要信贷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目前,陕西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服务“多点开花”。聚焦民营外贸企业“轻资产”“结算频”等特点,金融机构创新推广“跨境快贷”“运费贷”等特色融资产品。

    政策赋能

    撬动更多信贷资金

    出口信贷规模是保障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日前,陕西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与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联合设立风险补偿金项目,目前已累计投入4000万元,用于中小外贸企业不良贷款本金余额30%至40%的风险补偿,有效增强银行机构外部风险缓释,撬动更多信贷资金助力外贸企业发展。

    近年来,陕西多措并举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全省加快跨境人民币示范网点建设,网点数量扩大至33家;创新“跨境人民币+信保”激励信保投保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印发进一步支持陕西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实施意见,从增加对各类外向型经营主体信贷供给、创新推广特色融资产品等方面进一步指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满足外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支持力度。                                      (孙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