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两会声音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献良策议民生

浏览: 12

市人大代表 唐晓芳

优化基础教育师资配置

21.jpg

    近年来,随着国家“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显著提升。然而,基层学校普遍存在专业的科学教师、心理教师数量不足,体育教师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市人大代表唐晓芳建议构建精准化师资培养体系,师范类院校应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学科预警系统,按西安市未来5年师资缺口数据定向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同时,支持师范院校与职业院校联合开设“科技实践导师”“运动康复指导”等特色培养项目,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教师供给模式 ,建立西安市“银龄教师”人才库,制定《基础教育银龄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允许退休高级教师通过课时制、项目制等方式参与教学,试点“社会专业人才驻校计划”,对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经教育部门考核合格后进入学校,承担相应课程教学。完善师资配置保障机制,建议相关部门重新核定并提高小学师生配比。构建智慧教育支撑体系,建设西安市基础教育云平台,开发VR虚拟实验室、AI心理测评系统等数字化资源,通过“双师课堂”模式缓解专业教师不足压力。借助大数据平台,分析预警,精准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科学素养提升情况,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唐小芳.png

         全媒体记者 裴雅乔

 市人大代表 周建玲

社区工作也需“传帮带”

22.jpg

    近年来,大批年轻人投身社区工作,虽有热情活力,但缺乏对社区深层次矛盾的了解。面对基层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工作推进缓慢,影响社区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也容易让年轻人产生迷茫焦虑情绪,导致人才流失风险增加。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人大代表周建玲建议建立社区人才“传帮带”专项制度,制定详细的“传帮带”实施细则,明确传帮带双方的权利义务、培养目标、考核标准等,设立“传帮带”专项激励资金,对成效显著的老主任、老书记给予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打造“传帮带”多元平台。线上,构建社区工作经验共享云平台,邀请老主任、老书记录制案例讲解视频、分享工作心得;建议获得过全国省市表彰的优秀老主任、老书记,依托工作室的建设,积极为社区工作开展建言献策,与年轻工作者面对面交流,让老主任、老书记带着徒弟深入社区一线,实地处理问题,现场传授技巧。强化培训与考核监督,老主任、老书记开展“传帮带”技巧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与沟通方法,更好地因材施教;对年轻工作者进行入职引导培训,强调向老主任、老书记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严格的“传帮带”考核机制,对未达标的对子进行针对性帮扶调整,确保“传帮带”机制落地生效,推动社区治理迈上新台阶。  

周建玲.png

         全媒体记者 裴雅乔

市政协委员  雷波

开通“护学”定制公交 让学生上学更省心

23.jpg

    “长期以来,每天放学时段中小学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困扰着交警和家长以及行人,交通拥堵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市政协委员雷波表示,针对此问题,她通过大量调研,建议开通“护学”定制公交,化解市民难题。

    雷波建议,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以及公交、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分步骤稳步推进“护学”定制公交试点工作。“护学”定制公交采用定点、定时、定车、定人的公交服务模式,实行“一人一座、一站直达”;公交部门与学校一起踏勘商定安全的上下客站点,定好公交线路后,在学校或者小区进行登记,出售停车卡。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出行,雷波提出“护学”定制公交应精挑细选优秀驾驶员担任“护学”定制公交驾驶员,严格要求驾驶员做到平稳起步、全程控速行驶,并给每个座位都加装座位保险带,每辆护学定制公交车辆上配备一名随车安保人员。同时,采用护学定制公交乘车卡,代替手机端核销功能,绑定家长手机号,在学生刷卡上车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向家长发送一条提示信息,告知其孩子已乘上“护学”定制公交,让家长安心。

    雷波希望,通过“定制公交车”,一定程度上缓解校门口道路的拥堵问题,也解决了部分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困扰,让学生上学更省时省心,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雷波.png

         全媒体记者 张怡雯

 市政协委员 王文礼

加快西安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24.jpg

    “加快西安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绿色竞争力刻不容缓。”今年,市政协委员王文礼带着有关加强城市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参会。

    王文礼介绍,目前,西安市针对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规范与激励政策还比较少,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意愿低,研发投入少,无力攻克关键技术,致使产业结构调整艰难。

    “西安市绿色产业尚处起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足,制约绿色经济发展。”王文礼提出,希望西安市政府编制详实的中长期绿色转型规划,明确各阶段任务与路径,指引全市绿色发展方向,并出台系列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发市场主体绿色创新活力。

    王文礼表示,要激发创新动能,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鼓励本地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建绿色技术研发平台,攻克核心技术难题,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助力产业成长。同时,优化产业架构,淘汰落后产能,为传统产业植入绿色基因促升级;大力培育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引领,上下游协同“抱团”,锻造产业竞争优势。

    他建议,环保、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运用新技术为企业生产套“紧箍咒”,确保法规标准落地,同步监督政府绿色政策执行,保障不打折。与此同时,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周期性精准考核区县、企业绿色发展水平,考核结果关联政绩、企业评优,以考促改,为西安市绿色转型赋能。

王文礼.png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市政协委员 岳小燕

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5.jpg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岳小燕结合现实背景,提出了在西安市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议。

    岳小燕认为,可以通过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主导,吸引民营资本参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扶持本土养老品牌龙头企业,助力其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和体系,推动养老产业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发展;加强人才培养,部分资金可用于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老龄健康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相关院校、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或员工培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促进产业融合,通过基金投资促进养老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如农业、地产、物流、旅游等)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岳小燕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的养老产业经验和管理模式,推动西安养老产业与国际接轨,提升西安市养老产业的国际化水平等方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引导资金投向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养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推动西安市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西安市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全媒体记者 张怡雯

2111.jpg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