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进西安高质量发展
——代表、委员热议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3月25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西安市市长叶牛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4年工作,提出了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报告引发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进西安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听了叶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觉非常激动。整个报告数据扎实,包含了政府工作的各个要点,特别是对于2025年的目标规划,指导性非常强。”市人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贾合义说。
“扩大高水平开放,建成投用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报告中的这一具体举措吸引了贾合义的关注。贾合义建议,由政府主导,在哈萨克斯坦粮食主产区“北哈州”打造西安市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园区,扎根哈萨克斯坦,面向俄罗斯,掌控粮源,辐射牛羊肉、食品等,出口西安市轻工业品、农业物资和技术等。他建议,以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产品园区为根基,打造西安市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园区,对该境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采取“境外建、国内补”方式,予以奖补20%至30%,进而利用国外资源,保障粮源。扶持运输环节,确保境外粮食“运得回”。
市政协委员穆兰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对报告中2025年关于“完善都市圈互联互通网络”的工作展开了讨论。她表示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西铜路作为西安“北大门”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的渭北地区已成为西安北部重要的工业、物流基地和新兴居住区。但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渭河以北段的市政化改造尚未全面实施,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功能需求。她建议省市相关部门协调对接,抓紧启动西铜路渭河以北段的市政化改造,方便周边市民群众出行,促进渭河南北两岸区域协同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此外,便捷的交通还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今天听了叶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振奋人心。报告中明确2025年将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强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个。”市人大代表刘克生说,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从业者,看到报告中这样的具体举措让人激动不已。
刘克生说,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他将在技能培训、技术革新方面下功夫,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企业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周边的企业,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学校也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与产业的岗位需求紧密对接。刘克生建议,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牵头,与企业深度融合,提供更多的实践性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技能提升,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和一项项创新做法,带着大家回顾了2024年西安取得的各项成绩。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也更明晰身上的责任。”市政协委员刘洁说,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2025年的工作重点,让她更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方向。
今年,刘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西安作为国家科创中心与高校聚集地,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存在大量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化中的法律风险,故可以联合高校,设立‘西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专利布局、侵权取证、跨境技术转让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她还提出,应针对秦创原等重点平台,推出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指引,降低科创企业法律风险,以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增强企业对西安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实在,工作清清楚楚,发展目标明确,举措务实可行,成果斐然可观,前景令人心驰。报告中明确要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听后备受鼓舞,干劲十足。”人大代表郭仪荣说。
听了报告后,郭仪荣对社区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她表示,在社区治理上,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居民诉求;在居民服务方面,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与困难群体;在乡村振兴领域,链接各类资源,助力庭院经济发展;在就业帮扶上,探索创新门路,对接企业开发岗位,帮居民稳岗增收,让社区更宜居,居民更幸福。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赵文青 张怡雯 裴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