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六个改革”西安市五区亮实招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5月7日,西安市“‘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会议介绍了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临潼区等地,今年重点区域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
新城区:
幸福路地区作为新城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引擎,是西安市重点城市更新片区之一。规划面积超过新城区总面积的50%。随着大型军工企业陆续搬迁,留出了大量可开发利用的空间,近三年来新城区腾迁土地3486亩,打开了产业承载空间。投资52亿元的中建西北创研中心、20亿元的百度智慧中心顺利落地建设,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纳统。
新城区依托三大创新驱动平台,带动全区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8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9亿元、增长34.8%。
今年重点加快5个地块1020亩土地收储进度,为高质量产业留足高品质空间。推动总投资165亿元的13宗地块尽快出让。盘活黄河厂、西光厂、昆仑厂低效工业用地,布局建设3个总占地319亩的电子产业园、光电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谋划推进酒十路、兴工路东延伸等5条道路建设打通工程,同步跟进布局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
碑林区:
碑林区作为西安市的中心城区,2024年GDP达到了1162.9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85%。根据区情实际,碑林区立足产业特点,聚焦“楼宇+招商”协同、“街区+文旅”融合、“商圈+消费”联动,编制了楼宇、街区、商圈《发展规划》,建立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安排处级领导联系服务楼宇,强化以楼招商、以楼聚产,把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优势。
实施高品质商圈和商业街区建设行动,深化“审批、税务、金融、政策、人才、环境”六大服务,以“企业点题、部门答题”“体验+评议”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基础设施改造、景区街区周边风貌修复等方式提升环境品质。
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通过举办“文旅赋能·百业共生”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
今年一季度,新引进楼宇企业149家、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增“五上”企业25家,楼宇平均入驻率达88.39%。钟楼、南门、小雁塔3个核心商圈,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实现85.14亿元,同比增长7.12%。
莲湖区:
莲湖区常住人口为103.75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18.23万,70岁以上高龄老人8.87万人。对此,莲湖区聚焦老年人高频需求,全力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格局。目前全区共建成养老机构9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85个、养老驿站202个,养老床位共计5297张。
重点打造“莲心养老·乐享莲湖”服务品牌,成立区属国资养老产业公司,培育发展康源养老、颐信养老、金宝美养老3家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机构,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莲湖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向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2.1万人次。
今年,将加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再新建1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社会化养老机构、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打造4家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打造莲湖智慧养老3.0版本,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养老服务能力,加快“虚拟养老院”全方位、全系统升级改造,建成集“预收费管理、安全监管、养老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的莲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因地制宜推进旅居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创建全省旅居养老示范区。今年新增9个社区食堂,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95%以上。
雁塔区:
雁塔区立足商贸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定位,聚焦释放内需潜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兴动能。
积极承接省市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聚焦汽车、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5个领域,目前已公示参与企业142家,让以旧换新不断扩面提质,政策红利直达民生。
雁塔区以“四季欢歌 雁塔有礼”为主题,策划组织“1+4+12+N”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文商旅体融合消费券。举办毕业季、枫叶季、樱花季等品牌节事活动,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确保旅游收入突破3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
实施小寨商圈提质和雁南商圈扩容行动,引导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对来雁塔举办首演首秀、会展赛事以及消费领域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力争新引进首店60家,创建2家以上市级高品质便民生活圈,打造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
聚焦重点就业群体,采取“需求分析+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岗位匹配”全流程就业服务体系,全年举办就业公共服务活动200场以上,确保新增就业1.84万人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6万元。着力提高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保障质效,强化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切实减轻居民生活负担,实现增收与消费良性互动。
临潼区:
聚力提升文旅首位产业规模效益,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山、宫、城、寨、站、河”六位一体的临潼文旅核心区。以秦兵马俑为依托,建设秦始皇陵东旅游度假区;以秦东陵为依托,建设秦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推进SKP奥莱国际购物小镇、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秦文化国际交流体验中心等总投资119.71亿元的56个文旅首位项目。
深度挖掘临潼人文历史的精神内涵,运用数字化等表现手法,持续推动《长恨歌》《复活的军团》《12•12》《秦俑情》等大型沉浸式精品演艺焕新升级。全面启动华清宫骊山温泉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骊山御温泉康养小镇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项目。整合骊山、渭河生态优势,策划推出“最美环山路”乡村旅游线路,纳凉观光体验游、石榴采摘观光游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着力打造数字化情景之下的临潼文旅新模式,加快景区景点品质提升、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全面展示“新临潼、新形象、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