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林琦——

在光电世界里追梦出彩

来源:周明 浏览: 3

32.jpg

林琦用显微镜检查产品焊接质量(资料照片)

    今年5月,林琦顺利完成清华大学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结业答辩,拿到了让他兴奋不已的“学习证书”。

    林琦是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这段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经历,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是带着生产中的难题上清华的。”6月11日,林琦说,此次培训,让他学到了不少创新技术和思维方法。

    推荐林琦参加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是企业对林琦技能的认可。扎根一线30余年,林琦练就了横跨光学、电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领域的复合技能,成为企业保障生产、解决难题的中流砥柱。

    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光电企业。进入厂区,依稀能看到企业七十载的历史印记,林琦便是在此一步步成长成才。

    1993年,从技校毕业的林琦,走进了西北光学仪器厂(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前身)装备车间,成为一名初级工。进厂伊始,林琦就遇到企业生产线全面升级。这对工人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明显感觉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远远不够。”林琦回忆道,要想立足,唯有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林琦决定报名参加成人教育。随后,他先后在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学习,最终取得本科学历。对于林琦的求学路,企业也是全力支持。

    1993年至2006年,是林琦“不断爬坡的阶段”,他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我白天上班搞实践,晚上上学学理论,那几年进步挺大。”林琦说。

    2006年,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上,林琦凭借扎实精湛的技艺和沉着稳定的发挥,在军用光电仪器装调项目竞赛中夺得冠军,创造了所属企业在该项目领域的最好成绩,并一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我要用技能创新攻克一道道难题,不断强大祖国的国防力量。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林琦说。

    公司生产的产品多为防务类产品,因此要求产品必须适应各种严苛的环境,尤其是要耐得住高低温和震动的考验。这些工作都要在厂里的一间实验室进行。这个实验室低温通常在零下55摄氏度,高温则达70摄氏度。

    “做低温实验时,衣服要足够御寒。我和同事穿得像登山运动员。而做高温实验时,每人都是汗流浃背。尤其是产品大多为金属材质,高温下根本不敢摸,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林琦说。

    一次,国家某重点项目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低温状态下目标跟踪速度下降的现象,导致低温靶试合格率不高,产品整体性能变弱。

    “我们通过几个月的分析排查,一点点抽丝剥茧,终于定位到故障点,并顺利解决了问题。”林琦说,这个解决方案,不仅保证了产品性能稳定,还为公司节约专测设备经费和生产成本费用数百万元。

    从业以来,林琦创造了多种先进技能操作方法和产品调校装置,攻克了多个装配调试瓶颈难题,曾先后发表专业论文8篇,获得专利授权5项。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次“排除故障”的经历让林琦印象深刻。彼时,一台价值数百万元的测试台,故障时有时无,多年都没能修好。制造厂商和专家教授都无能为力,林琦被调过去“解围”。当时,林琦对这个测试台也是很陌生,但他并没有推脱,而是不断钻研和琢磨。最后,他准确地找到了故障点,并巧妙地通过接一根线解决了问题。

    看似“轻松拿捏”的一根线,不仅保证了精确制导产品性能稳定和按期履约,还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如今,那个测试台仍在使用。林琦“装备的眼睛”的称号也由此得来。

    在林琦看来,技能人才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企业为技能人才提供有益的环境,才能促进他们快速成长。随着高技能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也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林琦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为光电行业输送着高技能人才。“我愿意成为大家成长成才路上的阶梯,也希望更多人能够早日成才,各领风骚。”林琦说。

                                           (周明)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