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百年 华彩三地

浏览: 3

    本期“百年工运 山河同频”联合策划专版,邀您共同翻阅百年工运的生动篇章。这里有“我与工会的故事”,汇聚一线劳动者最质朴的心声,讲述工会在维权帮扶、技能提升、排忧解难中那份“娘家人”的温暖,字里行间流淌着职工与工会组织的深情厚谊。

    我们同步呈现河南、甘肃、西安三地工会的亮点工作,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权益维护、服务升级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展现百年工运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与强大力量。

    特别设计的“漫画时间轴:百年工运大事记”,则以生动笔触勾勒中华全国总工会从峥嵘岁月走向辉煌今日的关键足迹,让厚重历史跃然纸上,清晰铭刻中国工人阶级与工会组织的光辉奋斗历程。故事里有温度,亮点中有创新,足迹中见传承,共同编织成百年工运的壮阔图景。

甘 肃

从“神经突触”到“智慧大脑”

    打开“陇工惠”APP,点击首页分类中的“顺丰寄件”,快捷完成上门寄件、查件功能;打开“懒人听书”模块,党政、财经、文学、儿童等类目一应俱全;在“工会智汇助手”输入“困难帮扶对象建档标准”,“深度困难”“相对困难”“意外之困”等精准回答,成了职工解决疑难问题的便捷助手……在数字时代浪潮下,甘肃省总工会积极探索工会服务新模式,以“陇工惠”APP功能迭代升级为核心,从服务不断拓展的“神经突触”到“全省工会一张网”的“智慧大脑”,将“智慧工会”建设推向纵深,生动诠释了甘肃省工会数字化转型的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陇工惠”APP已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数字桥梁”。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93万,实名认证近169万,接入工会单位超2.2万家,总访问量达4959.91万次。亮眼的数据背后,是甘肃省总工会持续推进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和服务拓展的不懈努力。

    在平台功能拓展方面,“陇工惠”APP推陈出新,不仅新增了顺丰寄件、QQ阅读-懒人听书、AI智能问答、卡券中心等实用模块,还对母婴休息室及托管班申报审核、困难帮扶申请等多个模块进行优化完善。同时完成了资产管理平台与硬件设备的对接、积分商城与银联卡券的对接等一系列功能开发,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在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方面,今年3月至4月,“智慧工会”平台多项指标实现增长,技术创新成果申报393项、新业态会员入会324人、省级劳动模范申报234人等,各类数据的增长体现了平台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全省工会“一张网”连通工作同样进展迅速。今年以来,新增834家单位接入全省工会网络,累计覆盖2.2万家工会组织。其中,定西、武威市积极响应,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步上线的“智慧财资一体化系统”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新开通“陇工惠·嘉峪关”专享子站,进一步丰富了平台服务体系。 

    为提高职工参与度,增强“智慧工会”的凝聚力、吸引力。甘肃省总工会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省总工会经审办、天水市总工会等单位开展的线上知识竞答吸引7.4万人次参与;“工会请你吃牛大”消费券活动带动新业态会员认证热潮;各级工会组织的50余场婚恋交友、技能培训等活动,形成线上线下服务闭环。使平台新增服务模块获得3.2万人次访问,职工月活量持续攀升。 

    接下来,甘肃省总工会将继续以“1216+N”建设体系为蓝本,不断拓展普惠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工会服务内涵,全力打造独具西部特色的智慧工会样板,为职工群众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工会服务。

 甘肃工人报记者 高颖蓝 

 幸福藏在每一份守护里

1.jpg

    还记得2021年那个金秋,我调任张掖市总工会,开始暖心服务。带着这份初心,我和工会同仁进企业、走车间、访职工,在机床轰鸣声中倾听诉求,于万家灯火里感知冷暖,最终将工会工作的千头万绪,编织成“一条主线、两个抓手、五家建设、六项工程”这一清晰的工作蓝图。

    三年来,当我们把技能竞赛从每年2000场次扩展到4000场次,将竞技舞台深深扎根在生产一线;六个县区的工人文化宫渐次落成,构筑起属于劳动者的文化殿堂和精神港湾;在劳模公园、劳动广场,退休老劳模指着展板给孙辈讲述往事;在“幸福奶爸”培训班里,年轻父亲们笨拙却认真地学着冲奶粉……这些画面让“三个精神”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从“送温暖”到“送技能”,从“帮扶解困”到“品质生活”,“张掖惠工”品牌的每个项目都承载着职工的笑脸。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会驿站喝上热水,当单身职工在工会搭建的“鹊桥会”里相知相识……我愈发懂得,工会人的幸福,就在于成为党和职工群众之间最温暖的纽带。 刘晓红

 架起连心桥 当好娘家人

2.jpg

    2010年,我成为了一名工会工作者,对工会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一场场劳动竞赛中,我被能源报国的豪情深深鼓舞;在防洪防汛、疫情防控、重点工程慰问中,我跟广大职工一起,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深切关怀;在一线职工的创新成果在国家级平台摘金夺银时,我看到了工匠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在为职工办好一件件急难愁盼的实事时,我由衷的为自己是一名“娘家人”而自豪!

    15年的工会经历,让我对工会工作充满热爱。

    在岗位建功中搭桥修路,在维护权益中播撒阳光,在普惠服务中传递幸福,在文化惠民中凝聚人心,解好雪中送炭的难事、做好锦上添花的好事,办好改革创新的实事,是我们每一名工会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秉承工会的宗旨和精神,努力工作,积极奉献。

 张晔

 

 西安

“会”聚西安温度

 智创服务新格局

1爱心专列惠及万余职工

图片5.png

    平安返乡爱心专列活动自2019年开展以来,已开通专列11趟,惠及1万余人。2024年,活动首次分别向四川、河南、甘肃三地发车,贯穿丝路城市沿线。

首趟“工会幸福号定制专列”活动照片被收录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是全国工会系统唯一的一张入选照片。

 2 西北首座劳模精神展示馆

图片6.png

    “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2021年7月揭牌向公众免费开放。

    馆内采用文字图片展板、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及声光电等技术,全景式地展现了全国和陕西、西安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行各业的百余名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和绚丽风采。

    2023年5月12日,该馆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第二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擦亮“工”字品牌

8.jpg

    西安市总工会按照“因宫施策、一宫一品”服务方向,集中各工人文化宫优势资源,打造了文艺轻骑兵、职工夜校、微影视、体育赛事、公益培训等“工”字特色品牌。

    2024年,组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700场次,覆盖职工22万人次;开展“工会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活动228场次,惠及职工6.2万人次。

    市总工会持续推进工会阵地改造提升。2021年7月,西安市总工会示范职工书屋面向全市职工群众免费开放;2024年年底,高质量完成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原市委礼堂)修缮提升工作,打造文物活化利用新典范、市民文化生活新阵地。

 4 创新“全域+”工作机制

    2022年年底,西安市总工会创新提出“全域+”工作机制,将工会主责主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紧密结合,以建会入会带动全面工作。     近年来,市总工会以“全域+”工作机制为牵引,凝聚工会系统力量,全方位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去年年底,新增新业态劳动者会员数12万人。

 5 工会主席化身“带岗主播”

    西安市总工会开展“工会主席劳模工匠直播送岗+网络招聘会+现场招聘会+就业帮扶直播+就业服务下基层”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的就业服务活动,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市总工会班子成员、部分区总工会主席、劳模工匠,走进企业、走进现场会、走进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实现岗位“靶向”推送。

 6 数智赋能“全域+”工会

    打开“西安指尖工会”小程序,动动手指就可以办事、学习、参与普惠活动、法律咨询等,享受着“娘家人”提供的便捷服务,西安的职工们连连称赞“嫽咋咧”。

    2019年,西安市总工会加快推进工会工作数智化建设,成立了网络中心。数智工会建设紧紧围绕“网聚职工正能量、网促奋进建功业、网上赋能促成长、网建服务新平台、网筑互动连心桥”的总要求,形成了“四服务、一矩阵”“全域+”工会服务体系,开创了西安工运事业新局面。

    目前,“西安指尖工会”平台累计访问量近2亿人次,平均日活量近11万人次。

 劳动者报记者 臧慧 骆红燕

劳动创造幸福 平凡铸就不凡

3.jpg

    我是冯天雷,是一名外卖配送员。我的成长离不开工会的帮助和支持。

    2024年我参加了由工会组织的陕西省第一届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大赛,这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提升技能,交流学习的舞台。去年4月底,我在得知有全国大赛参赛机会后,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登上这次全国大赛的舞台并取得好名次,让更多人了解并尊重网约配送员这一职业。7月底,我参加了在浙江嘉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获得铜奖;9月,在陕西省第三届“三秦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约配送员决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和几名骑手一起代表陕西参加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网约配送员赛项,最终取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些荣誉来之不易,我特别感谢“娘家人”。我想说“我是一名‘外卖小哥’,我骄傲”。

 冯天雷

 百年温情照初心

4.jpg

    我的工会记忆里,始终珍藏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十一年前初入水处理车间时,面对陌生的设备和精密仪器上跳跃的数据,我曾茫然无措。工会的“师徒结对”为我点亮前行的灯。我的师傅,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教我操作设备、分析水质,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他说:“工会把你们交给我,我就要对你们负责。”

    如今的工会不仅是福利传递者,更是权益守护者与精神家园的建造者。从“夏送清凉”到“冬送温暖,”从技能培训到心理疏导,从健康讲座到科学运动指导,构建起“未病先防”的全方位关怀。这些举措在“钢铁森林”中播种人文温度,将沟通之桥化为凝聚人心的纽带,让团结的力量始终激荡在攻坚克难的征途上。

    站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征程的新起点,我们定当以这份温暖记忆为帆,在工会的守护下继续破浪前行。 李媛媛

 河 南

用情书写有为答卷

共筑职工美好生活

郑州市总工会 职工的线上知心“娘家人”

图片8.png

    “幸福职工 惠至心灵”是郑州市总工会开展职工心理关爱行动计划的主题。仅2024年,受益职工群众就达750万人次。

    全市各级工会建立“1+16+N”三级工会职工心理服务体系,16个开发区、区县(市)均已设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基层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已建成135个。“郑州·幸福体验馆”拥有20多套智能心理健康设备和8个功能室,目前已为500多名职工及青少年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累计时长2.02万分钟,接待参观体验职工群众2.36万余人次。

    郑州市总开通职工心理援助热线,建成百名专家库。联合媒体开设“惠惠心理话”抖音号、视频号、音频栏目,成为职工的线上知心“娘家人”。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胡艺

 鹤壁市总工会打造劳动争议调解新样板

图片9.png

    鹤壁市总工会深入践行“枫桥经验”,通过“三建一创”工作模式,推动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探索建立“商、调、裁、诉、援”“一站式”解纷平台,同时建立“工会+法院+人社”诉裁调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市、县(区)两级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新业态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全覆盖。探索建立园区维权工作站,促进劳动纠纷在基层、在源头化解。

    探索“线上+线下”调解方式,适时开启线上调解新模式,以微信、视频等方式说情释法,快速实现案结事了。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张潇予

开封市总工会 白纸上书写“产改”答卷

图片10.png

 开封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产改”工作新模式。在“万人助万企”服务平台融入“产改工作”专题模块,设置思想引领、素质提升等10个专栏,与平台6686家企业、市直44个助企单位双向直联,近2000家企业工会主席、专职工会干部兼任“产改”指导员、信息员。同时,通过平台上传审核县区“产改”数据,实现网上交办、网上展示、网上评价,打通服务“产改”智能新路径。

    探索高技能人才担任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截至2025年4月底,开封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95.44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8.31万人,较2020年增加30.54%。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王静 

驻马店市总工会为职工搭建阶梯式成长平台

图片11.png

    驻马店市总持续打造“职工夜校”公益文化服务品牌,形成主品牌、子品牌协同发展的品牌架构。

    在课程筹备阶段,市总工会深入调研,聚焦职工关注的热点内容,量身定制书法、剪辑、瑜伽、吉他等课程。

    目前,驻马店市职工夜校已开设4大类目28门课程,学员近1000人。在职工内部掀起了“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热潮。今年3月,9条职工夜校课程信息一经发布,都被职工“秒抢”。

    市总工会还为职工夜校学员搭建演出展演平台,每年年底举办专场汇报演出,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葛颖

 照亮职工心田的星河

5.jpg

    去年,我在河南交投集团旗下英地置业公司从事工会工作,牵头策划“六一”特别关爱活动,每个细节都要像拼图一样,需要严丝合缝,不能有任何失误。

    多日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费。活动当天,听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我忽然感觉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一股暖流。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小女孩,她跑到我面前,用稚嫩的嗓音对我说:“阿姨,这个玩具我特别喜欢,下次我还要来!”那一刻,我更加懂得了工会人的幸福是一个个职工小家庭对工会“娘家人”的信任与期待。

    我有幸在平凡岗位上,用一场儿童节活动,为这幅画卷添上一抹稚嫩的童真色彩。这抹色彩里,有工会与职工双向奔赴的温暖,更是百年工运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把每个职工的期待,都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李梦洁

 工会编织的温暖记忆

6.jpg

    2019年以来,我先后经历两次人生重大变故。7年前那个凛冽的寒冬,父亲病重去世,我陷入深深的悲痛,一度无法正常工作。工会第一时间帮我申请了丧葬补助,还安排心理辅导老师与我谈心。工会主席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冒着如注暴雨来到我家,陪我聊了整整一下午。细微而滚烫的爱,一点点融化了我心中的冰窟。

    2020年底,母亲遭遇车祸重伤。接到医院电话的那一刻,我的手止不住颤抖。工会主席带着两位同事第一时间出现在我的面前,“你安心陪妈妈,工作上的事我们都安排好了,你别担心。”工会主席握着我的手说,还递给我一个“应急帮扶包”,甚至还有一张手写的《住院陪护指南》,详细标注了医院附近的超市位置、热水供应时间和护工联系电话。

    如今,母亲已康复,每当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看着母亲慈祥的笑容,我就感到心里暖暖的。

    工会的关爱四季如春,是一群人共同编织的温暖记忆,当生命遭遇风雨时,能为你遮风挡雨的屋檐;是在你踽踽独行时,始终默默照亮前路的星光。 李灵坤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