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接力担使命

浏览: 1

青春淬钢魂

123.jpg

    全国劳动模范魏海霞,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不锈钢研究所热轧产品研究责任工程师。她扎根钢铁生产一线22载,用青春与奋斗传承“铁山精神”。

    2009年,酒钢向不锈钢转型,热轧加热炉成工艺调整“瓶颈”。她临危受命,查图纸、钻烟道,打破传统认知,实现炉卷轧机从轧制碳钢到不锈钢的跨越。此后,以“加热速率趋近性”为导向,经无数次试验,开创国内不锈钢行业单座加热炉“多品种、小批量”差异化生产先例,助力酒钢不锈钢钢种大幅增加。

    作为研发人员,魏海霞紧盯世界前沿,钻研钛、锆、镍及钛合金加工技术,多项专利为酒钢有色金属加工提供支撑。面对国家重点工程材料难题,不畏艰难,解决高温镍基合金等技术瓶颈,提升轧制成功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年创效超2亿元。

    她还积极推动数字化研发,牵头引进先进软件,率团队完成相关项目,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此外,攻克超高碳高端手刮剃须刀用钢等行业难题,实现产品国产化;主导绿色钢铁项目,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甘肃工人报记者 胡江

一腔“虎”劲儿闯出来

124.jpg

    全国劳动模范何小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1986年出生在陕北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如今,他加工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燃烧系统微小孔精度误差控制在了头发丝的1/20以内,并拥有99.9%的产品合格率,突破了制约行业十余年的技术瓶颈。

    在生产加工燃烧系统微小孔过程中,一个极其细微的误差,就可能会引发燃料燃烧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发射任务失败。何小虎深知自己的工作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战略意义,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断钻研新技术、新材料,狠抓每一项细节,创造性提出“微小孔高效加工法”和“异型零件高效找正法”,实现了我国在薄壁加工、数字化加工领域的重大突破,助力长征火箭每一次的顺利点火和安全运行,并年均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2025年,国家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航天特级技师何小虎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年轻的他还培养出了多位高级技师,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贡献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劳动者报记者 顾思远

创新激活“绿色动能”

125.jpg

    全国劳动模 范梁坤龙,1991 年出生,是河南 省四通锅炉有限 公司技术创新小 组副组长 。

    锅炉是推动工业生产的“心脏”,梁坤龙把“在技术上多突破一点”作为奋斗目标,力争让“中国制造”的心跳更加强劲。

    他主动承担低氮燃烧机自主生产研发任务,带领技术创新小组成员日夜奋战,成功完成低氮燃烧器的制造工艺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研发与创新等工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为公司培养技能人才56人,工作室80℅的员工都获得了周口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梁坤龙严把技术关和质量关,研发设计的贯流式蒸汽锅炉被省工信厅评为河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成为河南省工业领域节能节水和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该系列产品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葛颖

核匠廿年铸重器

126.jpg

    全国劳动模范王秋枫,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高级技师。

    深耕乏燃料后处理事业20余载,面对国内行业空白、国外技术封锁,带领团队完成8000余份设计变更,优化整改1400余项调试问题,获取240多万个调试数据,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助力我国成为少数自主掌握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国家,使铀资源可持续供给大幅延长。

    进入新时代,王秋枫锚定前沿技术,自主研发改进系统,掌握关键设备连续运行技术,实现生产线过渡。

    工作中,他凭借韧劲和干劲,解决诸多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去污装置。他完成多项技术改进,获15项国家专利、发布1项核行业标准、发表2篇论文,主导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专项,荣获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此外,王秋枫主动扛起人才培养重任,编制手册,投身工程建设与技术研究,扎根一线建立大师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成绩斐然,培养输送2000余名专业人才,为我国后处理事业筑牢人才根基。

            甘肃工人报记者 胡江

放眼世界的青年力量

127.jpg

    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以破百亿票房的成绩震撼全球,不仅刷新了中国电影票房纪录,更让国际影坛看到中国特效技术的飞跃。

    在这部现象级动画的背后,一支扎根西安的年轻团队——数字怪兽,正以极致匠心悄然走入大众视野。

    这家不到50人的特效公司,全部由“90”后及“00”后组成。他们凭借对国产动画的深刻理解和满腔热爱,成为了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的核心特效供应商。

    参与《哪吒2》项目的制片总监冯吉介绍:“干我们这一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电影里海妖附着在金箍棒上的镜头艺术性比较强,模型组和灯光组为了这2秒钟的画面,整整修改了一个半月。”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自己的动画电影以及原创IP。”谈及未来,冯吉表示,他们正在积极与高校合作,将在西安建立动画产业基地。“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用动画改变世界!”

                劳动者报 刘翊琪

破解核电安全技术难题

128.jpg

    潘广镇,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1986年出生于山东泰安大汶河畔,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他坚守生产研发一线,为助推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实体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突破瓶颈,攻克技术难题。他主持研发核电模拟加热器件和设备,解决了新一代核电安全技术试验难题。带领团队开发瞬变电磁仪产品,配套装备打破了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最远水害超前探测世界纪录。主持开发高安全性机柜产品,在海外5个国家应用,解决了价值超过3亿元通信设施的备电安全问题。

    勇于创新,科技成果丰硕。他辞去大都市的高薪工作,扎根山区潜心产品设计研发,获得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参与郑州市重大专项1项,河南省重大专项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跨区域研发合作(自由探索类)项目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协同作战,壮大实体经济。他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安全材料需求,设计建造国内首套单釜3m3超临界干燥设备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新能源电池隔热材料供应商,累计创收8.2亿元,配套30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胡艺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