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爱心托管班破解暑期“带娃难”
近日,蓝田县总工会积极推动文化馆、社区开展暑期“爱心托管班”,以贴心服务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志愿服务,让托管课堂“有温度”
在蓝田县绿之圣社区的爱心托管班有一批来自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志愿者,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与爱心托管服务。
“老师,少了深蓝色和紫色。”袁晨博小朋友正在编程代码课上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屏幕上正演示着编程代码的图案,同一线条的不同部分分配不同颜色,让小朋友们直观地看到数据变化。
“我们课程包括无人机、航模、编程代码以及机械小车等,在课堂中会把科普和日常结合在一起,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让科技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志愿者乔浩通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爱心托管班还依托社区图书馆,让孩子们在安静的氛围中遨游知识海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致好评,让工会服务“暖人心”
蓝田县文化馆的书法课堂上,老师正细致入微地讲解着运笔技巧并示范书写。
“今年搞的这个暑期托管活动很好,孩子的暑期生活变得充实,我现在陪着孩子在这里一起学习书法,授课老师一个个教孩子搭笔、写字,非常负责认真。”家长黄立蕊告诉记者。
走进舞蹈教室,上课的孩子们正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认真地模仿练习。“身体应该朝向这个方向,腰背立直,手背贴耳朵,兰花指在哪里呀......”舞蹈老师正耐心指导每个孩子的手势、步伐和表情。
“我在文化馆过暑假”系列公益培训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免费学习艺术的平台,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提升素养、感受文化。
精准对接,让托管服务“很放心”
在蓝田县三里镇新城社区暑期播音主持公益课堂的汇报演出上,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节目精彩纷呈。
家长任妮说:“我的孩子在这里学习之后,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现在能站在舞台上表达自己,看到孩子的变化,我感到非常高兴。”
“抬头、挺胸、肩膀打开……”老师不断提醒小朋友的姿态问题,每一个汇报表演的小朋友都挺直腰板,努力让自己的小身板透着“精气神”,观看表演的家长们也拿出手机记录着孩子们的精彩时刻。
表演的孩子韩佳桐说:“在这里上课我感觉很快乐,我学到口播操和一些朗诵的技巧,我的爸爸妈妈也经常鼓励我,说我有很大的进步。”
蓝田县总工会立足实际定制个性化课程表,通过开展系列特色课程和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真正打造“家门口托管点”。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个文化馆及5个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开展托管服务,惠及职工子女310余人次,收获职工广泛好评。
(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