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开放型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上半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2.6%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唐玉洁) 7月31日,记者从西安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358.16亿元,同比增长5.5%,进出口总值2300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市开放型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今年3月,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6项具体任务,其中开放领域确定重点任务452项,上半年完成203项,全国首列低碳绿色班列首发、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新址开诊成开放新亮点。
上半年,全市3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75.43亿元,达年度计划50.6%。三星等加大投资,中粮可口可乐等新项目开工,15个1亿美元以上外商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05亿美元。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6.1%,“外贸新三样”出口增长38.9%,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长1.1倍。此外,加快“双中心”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0%,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6%。同时,打造历史文化名片,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亿人次,增长6.02%,入境游客34.14万人次,增长55.45%,举办多场重大国际赛事。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提升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服务能级,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完善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服务功能。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建成投运,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顺利首发,中欧班列经济圈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增长25.1%,运送货物总重562.8万吨,增长21.1%,核心指标全国领先。西安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2024年,西安咸阳机场运送旅客4703万人次,增长13.7%,国际旅客13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9.05万吨,增长9.3%,国际货邮3.58万吨。
围绕巩固枢纽地位、提升交通效能,实施工程,打造多网融合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民航方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运,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需求。铁路方面,高铁和西安东站加快推进,货运专用线等项目开工。城市轨道方面,轨道交通四期力争尽快报批,地铁15号线上半年完成全年投资计划82.73%。公路方面,高新至鄠邑高速等力争早日开工。上半年,西安市客运量8898.13万人次,货运量1.44亿吨。
与此同时,加快城市功能区布局和规划全覆盖,明确功能定位,保障产业发展空间。西安科技馆等成开放发展新名片。发挥开发区作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整合开发区。2024年,西安市1个国家级新区和6个主要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7060亿元,占全市比重53%。上半年,全市主要开发区GDP合计增速6.4%,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60.9%。
聚焦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生态。建立评估机制,规范涉企检查,开展收费清理整治,出台相关方案和政策措施。创新“数字+招投标”改革,提升企业“获得电力”便利度,推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2024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6家,实际使用外资53.52亿元,获评“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下半年,西安市将紧抓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机遇,深挖合作潜力,高标准办好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推动人文旅游班列常态化开行,加快航线网络布局建设,壮大临空经济规模,出台物流降成本方案及政策,推动现代物流体系提质增效,不断建强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