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职工“五小” 创新活动AI新赛道

来源:郑永獒 浏览: 6

    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王伟和团队运用AI赋能新造货车制造,开发“生产指挥驾驶舱系统”项目,构建了一个集数据可视化、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协同指挥于一体的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透明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管控。8月19日,西安市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公布该项目为2025年度优秀职工“五小”创新成果。

    今年以来,西安市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以职工“五小”创新活动为牵引,积极引导和构建职工“AI+五小”融合创新体系,支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的创新项目,引导职工“五小”创新活动能够呈现更多的AI应用场景,通过建立“五小”创新成果线上征集平台、展示平台、发布平台、创建劳模工匠数智化创新(馆)中心等方式,扩大成果影响力,促进经验共享与协同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构建西安现代化产业体系起到了助推作用。

    此次活动聚力市委“深化六个改革”的重点任务部署,从基层单位征集了2000余项成果,涵盖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城轨汽车、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绿色环保、加工制造等七大类22个领域,经初审初评、专家评审、综合评审,评出33项优秀成果,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4亿元。其中,涉及AI技术的项目达12项、占比近36.34%,呈现出职工“五小”创新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中联西北院申报的5项“五小”成果,全部是“AI+”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项目,实现了智能化图纸识别与施工模拟;康明斯设备工程师李春强团队通过数字孪生与逆向工程(AVL国外厂家不对外开放),成功实现进口器件的国产替代,年收益达225万元;中国三安高级工程师王鑫团队承接斯堪尼亚二期机电安装项目,运用“数字化高效制冷机房智能建造技术”,采用BIM技术对制冷站房进行了深度优化,节省工期20天,创造经济效益82.75万元;西安吉利一线管理人员张磊磊与同事们应用AI赋能“五小”创新,开发“100台套色车+200台非套色车”的批次组合模式,套色车单台能耗降至4.9元,每100台过线时间从6.5小时缩至4.5小时,全年节约费用236.04万元,这些优秀成果促进了“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向高端制造、数智化应用场景的转变,不仅彰显业内广大职工的技术技能实力,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的新赛道。

                     (郑永獒)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