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交流会擦出创新“火花”
9月12日,西安市石化农林工会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举行。来自系统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基层工会组织代表等120余人齐聚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感受创新的蓬勃力量,探索合作发展新路径。
展板展示 创新成果熠熠生辉
上午9时,在中国煤科品牌IP形象“煤可可”的指引下,参会人员陆续来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区。12块图文并茂的展板,详细展示了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成效。
展板前,大家的目光被各类项目成果深深吸引。从一线岗位的“微创新”到重大项目的“攻坚战”,无数职工以工作室为平台,让“好”思路结出了丰硕成果。
“任文静工作室聚焦深海装备研发,研制成功的BPS声学定位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1米,在20多个国内外勘探项目中应用……”
“李浩儒工作室,巧手改工艺,10年来完成技术革新80余项,自主研发的泥浆泵AR阀实现国产化替代,成本下降60%,使用寿命提升30%……”
……
这些鲜活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创新工作室在推动企业发展、行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的牛峥感慨地说:“不同工作室的创新风格各异,但他们都紧密结合基层实际,以科研创新为动力,做了很多为企业增效,为职工谋福利的事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今年新建创新工作室的代表之一,牛峥表示,回去后要把好的政策、思路、做法带到工作中去,推动创新工作向前迈进。
联盟签约 开启合作新程
随后的交流会上,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开——西安市石化农林工会系统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正式成立。
12位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郑重地签署了联盟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系统创新工作室建设进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的新阶段。
联盟牵头工作室领衔人李浩儒满怀期待地说:“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长,但也面临着生产的痛点和难点。成立联盟,就是要整合各方优势,聚智创新,破解企业的发展难题。”他透露,今后联盟将按照行业相通、职业相同的原则,分类指导设立3到5个创新小组,定期组织技术培训、行业交流,开展劳模工匠大讲堂等活动,让创新蔚然成风。”
“轻装上路走得快,互相扶持走得远。”联盟成员孟增工作室带头人、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自动钻机班组长孟增说。他负责智能钻机售后服务工作,深知培养多面手的重要性。联盟的成立,为他和团队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够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交流学习,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经验交流 思想碰撞激发活力
经验交流环节是重头戏。任文静、李浩濡、邢小军、闵志强、赵淑媛、罗伟6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依次登台,分享他们在工作室建设、创新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组建多专业交叉融合的青年创新团队”“让精益文化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环节”“人人当能手,个个当专家”……
这些新颖、务实的做法,让台下的听众们边听边认真记录,展现出对创新的渴望和追求。
短短一个上午的座谈会结束后,留给大家的思考仍在继续。
李超工作室也是今年新建工作室之一,在李浩濡创新工作室观摩过程中,李超积极对标找差距,补短板。看到工作室里摆放的各种工装夹具,他由衷地说道,“这些工装看似不起眼,实则都藏着‘小题大做’的匠心思维,这就是最为可贵的财富。”
来自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会的马红梅也深有感触,“经过5年的发展,看到工作室从单打独斗到联盟,感到很振奋。通过相互交流,能够进一步拓宽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行业间的纵联、横联,让创新工作开展得更加充分。”
交流分享会前,中石油西安销售分公司李超创新工作室、陕西第二物探大队有限公司牛峥创新工作室、清华德仁幸福制药有限公司王武创新工作室等5家新建创新工作室获得了工作经费补助。
全媒体记者 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