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自然的节奏,养一枚好蛋

来源:全媒体记者 苗莹 浏览: 8

311.jpg

    “在大山里养鸡12年,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吃上一枚真正放心、健康的好鸡蛋。”

    深秋时节,骊山层林尽染,山养吉康(西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养吉康)董事长贾峰望着养鸡基地里自由觅食的鸡群,眼神坚定。

承守  12年深耕大山

    深耕生态养殖领域的山养吉康,其发展历程蕴藏着坚守与传承的力量。

    12年前,贾峰的父亲退伍归来,怀揣对土地的眷恋和“让乡亲们吃上放心蛋”的朴素心愿,放弃城市安逸生活,毅然返乡扎根山西深山,开启生态养鸡之路。 

    在长期实践中,传承生态养殖与品质追求的山养吉康团队,始终扎根深山深耕不辍,观察鸡群习性、研究中草药养殖的好处,查阅资料、优化养殖方案,历经十年摸爬滚打,不仅摸清山地养鸡核心规律,更沉淀出“无催产、无添加、无抗生素”的严苛养殖标准。

    为不断探索山养鸡养殖模式,山养吉康团队来到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东岳村。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东岳村工作队调研后发现,山养鸡养殖与村里的资源十分契合,便主动对接企业,还在土地流转等方面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推动全新的养殖基地顺利落地。

    东岳村养殖基地,是山养吉康标准化养殖模式落地的首站,首次引入“数智化”养殖基地管理系统,创新采用“金银花+山养鸡”的复合养殖模式,打造绿色、健康的标准化山养鸡养殖模式。

    这里延续“跟着自然节奏养好鸡”的核心理念,既持续向市场输送高品质山养鸡蛋,更以产业赋能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让生态养殖的初心在新土地延续,成为乡村致富的新动力。

秘诀  金银花+山养鸡

    这套绿色健康的标准化山养鸡模式究竟有何特色?11月初,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东岳村山养吉康养殖基地,实地探访其生态养殖的“秘诀”。

    走进山养吉康的养殖基地,一幅鲜活的生态图景映入眼帘:成片的金银花藤蔓缠绕,层层叠叠的叶间,鸡群正自由穿梭觅食。或低头啄食鲜嫩的金银花叶、地里的草芽与小虫,或昂首踱步、梳理羽毛,灵动的身影在藤蔓间来回穿梭,不时传来一阵清脆嘹亮的鸡鸣声。每一只鸡都精神抖擞,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尽情舒展天性。

    “东岳村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高,这里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是关中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贾峰说,这里海拔600-1500米,自然环境独特,是他们发展山养鸡生态养殖的理想之地。

    除了自然环境,这里“山养鸡+金银花”的生态循环模式颇具特色。鸡群在山林间自由觅食、活动,产生的粪便无需额外处理,直接成为金银花的天然有机肥;而金银花挥发的天然成分,能改善鸡群生长环境,帮鸡群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

    贾峰表示,这种模式既让资源循环利用不浪费,又保护了山林生态,为乡村长久发展打下好基础。

抱歉  这枚鸡蛋无法量产

    鸡群自由觅食山林虫草,饮用山泉水,搭配科学谷物饲料,营养均衡,使得山养鸡产出的鸡蛋营养价值很高。不过,这种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养殖,产量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无法像规模化笼养那样快速增量。

    “最关键的就是气候,温度、降水都得顺着自然节律来。”山养吉康总经理赵杰说,山养吉康始终坚持慢下来、沉下心,跟着自然的节奏养鸡养蛋。他们坚信,真正的健康好味从来急不得,必须耐得住性子、经得起时间沉淀,才能让每一枚鸡蛋都饱含天然营养与纯粹风味。 

    “我活了60岁,还是头回见有人这么养鸡!”负责喂鸡的王抗战老人笑着说道。王师傅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因身体原因不便从事重体力农活,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东岳村工作队干部的牵线下,他来到养殖基地负责喂鸡工作,既能顾家又能赚份收入。 

    “这些鸡不光在金银花地里啄叶子,吃虫子、青草,我每天还会给它们喂麸皮、糟粕和玉米。”王师傅一边撒着饲料一边补充,语气里满是认可,“全是纯天然的好东西,难怪养出来的鸡这么精神,下的蛋也好吃!”

    得益于东岳村养殖基地的成功实践,11月6日,山养吉康樊河基地开始清表。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东岳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姚彦红表示,山养吉康养殖基地既能为村里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更能推动山养鸡产业向高质量、智慧化方向升级,是惠及村民、赋能产业的关键一步。

    “企业推行‘公司+家庭农场’的合作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贾峰说,公司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深耕乡村养殖产业,通过技术赋能、产业帮扶搭建起从山林到餐桌的直供链路,既激活乡村经济活力,更让养殖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实实在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养好蛋,产业兴乡村”的双向共赢。                    全媒体记者 苗莹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