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复工复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79户
1月23日,记者从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1月22日,西安市复工复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79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47.1%;咸阳市复工复产的达439户,占总户数60.3%。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昭利介绍,从12月的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西安、咸阳两市虽受封控措施影响,但总体运行平稳。2021年12月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2%,全年累计7.6%,保持了平稳增长。
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陕西省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帮助渡过难关。
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
省上对中小企业纾困若干措施有24条,从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问题等方面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会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市,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人员返岗、物资运输、生产要素保障等困难。
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2022年1月免收房租;对在疫情期间给予中小企业房租、标准化厂房租金、物业管理费用减免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加大小微企业服务补贴券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购买约定的社会化服务给予补贴,提高服务补助额度和年度领券总额。
全力促进工业稳定增长
建立龙头企业“一对一”包抓服务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2022年拟竣工投产的新增产能项目清单,适时给予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支持。举办省内“名优新特”产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鼓励企业超产超销。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组织国有企业、产业链骨干企业发布需求,支持大型企业、行业协会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对大宗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
设立重点产业链提升专项资金,对产业链重点项目、“卡脖子”补短板产业化应用项目、链主企业、重点配套企业等给予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