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西安首个市井文化创意街区 老菜场焕发新活力
在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紧邻着城墙的信义巷里,曾有一处菜市场,对于很多附近的居民来说,每个清晨,这里都生机勃勃,新鲜的果蔬、小贩的叫卖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让生活充满烟火气。
如今,这个老菜场带着“新玩意儿”回来了。
作为西安首个以老城区市井生活为主题的文化特色街区,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整体呈现“T”字型,以“微更新、轻改造”为理念,共分为信义巷子、有戏板块、寻味板块以及悦夜板块四大板块。在保留原有居民生活状态不变的条件下,将独特的艺术街区氛围与新型复合的潮流文化注入于此,一边是市井烟火,一边是潮流艺术,既与原有居民相互融合,又同年轻群体打成一片。
穿过建国门,走进信义巷,就能看到这座街区的身影。很难想象,历经改造后,原来的老菜场已然逆袭成为以“融合之地、潮流坐标”为定位的新晋潮人打卡地。
入口处,依然保留着老厂房的红砖墙,搭配着绿色霓虹灯牌,“老菜场”三个字映入眼帘。步入信义巷,左侧为一排特色小铺,分布着陕西特产、零食糕点、干货炒货等门面。右侧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城墙下的旧书屋,店铺整体由灰色水泥刷砌而成,象棋、挂历等诸多物件被随意地摆放在地上,格外引人注意。
沿着信义巷往进走,走过两边分布的水果摊就可以进入菜市场,这里由原车间厂房改造而成,楼层非常之高,巨大的多重“回”字型结构布满了多个蔬菜摊位。
来到二层台阶广场,店面上五彩斑斓的涂鸦便映入眼帘,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醒目的黄色楼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沿台阶向上走去,这里正是吸引文艺青年的有戏板块的入口,有戏主题板块主要以摄影及文创手工工作室等业态为主,以“有戏”为名也代表着希望,象征着新锐市井文化的希望。
走上屋顶平台,俯瞰喧嚣的信义巷,遥望沉默的老城墙,蓝色钢网的空中廊桥以看似简单的结构,轻盈地将两栋旧楼连通,地面巨型的黄色时尚涂鸦与下方菜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俯视下去,是一片五彩斑斓的涂鸦屋顶,绚丽的色彩交织在一起,给建筑增添一抹亮色的同时,也与周遭的喧嚣氛围浑然一体,随处可见老旧设施与新潮元素的碰撞融合,充分体现出老菜场的街头文化与艺术气息。
蔬果市场的二、三层入驻了许多有独特色彩的小铺,腔调十足的咖啡馆,复古格调的中古店,简约不失童趣的玩具店,十三朝古都的醇厚底蕴,历史与现代潮流高度融合的文化魅力,让这座城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更添韵味。
从清晨到傍晚,生活气息弥漫在老菜场的每个角落,巧妙的楼宇构造和设计形成多处开阔露台,在周围“老居民楼”的包围下,复古风情融合现代腔调,让人在现代与复古间摇摆。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改造计划完成之后,这里成为了西安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年轻人来到老菜场,老菜场走进年轻人,新旧生活方式在这里交融、碰撞,营造展现“市井西安”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臧慧 实习记者 骆红燕 刘张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