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工程”谋划秦创原 “一总两带”建设新格局

浏览: 750

本报讯 (记者 唐玉洁) 12月14日,西安市“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西安市围绕全面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制定三年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将开展实施创新平台能级、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创业生态、创新人才引育五大提升工程。

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工程。以“一总两带”建设总格局为统揽,分步骤建立一批创新研发平台,到2023年,建成市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40个;实施“双区”联动试验示范工程,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新增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构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到2023年,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家,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600项。

创新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培育企业成长,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5%以上;建立“双招双引”联动机制,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等,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企业集群。

科技金融融合提升工程。加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秦创原春种基金等投资基金支持企业投资力度,推进各类市场化科创基金服务全市初创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建立天使和种子投资机制,健全市级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平台,与银行、创投等机构建立“政银保担投”业务风险分担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深入实施“龙门行动”计划,引导创投机构投资硬科技企业,促进更多企业上市。

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工程。建立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孵化生态体系,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推进“城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鼓励高校院所开放办学创业,打造城校企融合发展创新带;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力争到2023年大学科技园在综合类、理工科高校全覆盖;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西咸一体化”,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创新人才引育提升工程。每年组织1000名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省市联动培育壮大科技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到2023年,培育技术经理人和科技经纪人200名;优化外国专家政策服务,依托国际人才西安市场打造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到2023年,累计引进培育各类高端人才达到1800名。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