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文学] 神仙叶凉粉
    发布时间:2025-07-02 14:28:01 阅读:2
    秦人喜食凉粉,喜到极致,有史已久。相传,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陕西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因无消夏食物,特命人取宾豆磨粉熬糊,待凉码味,爽滑解暑。后人称之为“东坡凉粉”。 在秦岭之南的商南,山坡上生有叫作二翅六道木的灌木,因树叶中含有丰富果胶物质能做出冰滑的凉粉来,当地人就直白地叫它“凉粉叶”。 仲夏...
  • [职工文学] 给“坏时光”一点时间
    发布时间:2025-07-02 14:27:27 阅读:2
    朋友都说我乐观,整天嘻嘻哈哈的,仿佛没有烦心事,从而喜欢和我在一起。其实我并不完全像朋友眼里的那样,任何困难都打不倒,什么也不在乎。我心里清楚,我也很脆弱,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能刺伤我的心,更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小举动而心怀感恩,只是我善于把它们隐藏起来罢了。 当我遇到烦心事或者心绪不佳的时候,我会暗...
  • [职工文学] 荔枝之味
    发布时间:2025-07-02 14:27:03 阅读:3
    剥开荔枝的瞬间,绛红色的“纱衣”轻轻裂开,果肉如晨露微凝。 荔枝的甘甜在唇齿间悠然流转,更在文化的血脉里绵延不绝。这神奇的果实,以独一无二的韵味,俘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心,成就了一段段特殊的文化情缘。从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到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荔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让其他水果望尘莫及...
  • [职工文学] 屋顶纳凉
    发布时间:2025-07-02 14:26:37 阅读:2
    周末,与好友相约到家附近的天台酒馆小聚。傍晚时分,阳光不再毒辣,热气渐渐消退,微凉的晚风吹来,顿感惬意无比。坐在天台上,俯瞰着城市的夜色,感受着晚风拂过脸庞,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涌上心头,我突然怀念起儿时夏夜在老家屋顶上的纳凉时光。 小时候住在乡下老家,每到夏夜,屋顶就成了纳凉避暑的好地方。早早吃过晚...
  • [职工文学] 父亲的搪瓷缸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6:13 阅读:3
    小时候,父母下地干活前,将搪瓷缸里倒满水,等回来喝,或者喊我送到地里。我抓着把手,一手一个,小心地走在田间小路上,手酸了就停下,甩甩手,擦擦手,继续完成任务。他们喝完水,我再拿空的缸子,一路玩一路往回走。到家时,缸子里就摘满了小野果。 村口有个卖盐水鸭的摊点,有时父亲下班路过买些装在搪瓷缸里,一到...
  • [职工文学] 夏日两味:冰粉与凉粉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5:49 阅读:2
    西安的盛夏如期而至,热浪滚滚,连风都裹挟着灼人的气息。这样的时节,最令人惦念的莫过于一碗冰冰凉凉的消暑美食了。 在长沙吃了两次,我就喜欢上冰粉了。当小勺送到嘴里,舌尖触到那冰甜滑嫩的瞬间,周身的燥热与疲乏顷刻溃散。而儿媳自制的这一碗,更添几分用心——前几日我因病住院,医院的饭菜寡淡无味,嘴里总馋些...
  • [职工文学] 五月榴花似火红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5:27 阅读:4
    乡村人家,家家户户的院角墙头,总少不了几株石榴树的身影。这树生来带着几分不羁的野气,春寒料峭时,它只是默默抽出嫩芽,粗糙的枝干虬曲伸展,叶片椭圆厚实,远不如桃李那般轻盈娇俏,甚至有些笨拙地挤占着空间。 暮春的余韵还未散尽,石榴树就已挂满了小巧的花骨朵。初绽时,它们裹着青绿的外衣,像极了一个个精巧的...
  • [职工文学] 步履不停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5:05 阅读:4
    深夜里的“鸡汤”喝多了,在太阳升起时,不妨去看看现实的生活。 初夏,我帮忙在学校图书馆布置海图桌。缘分使然,遇到两位值班的保安大姐,便闲聊了几句。 等待师傅安装海图桌时,我倚在图书馆进门保安的桌子旁看了会书,听她们聊起家常。从中午饭堂的叉烧好吃聊到晚饭是否回出租房自己做,从工作强度聊到暑假安排,...
  • [职工文学] 抢麦场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4:40 阅读:2
    “铛铛铛……”挂在门前高高柿树枝干上的催工铃,又一声赶着一声急骤地响了起来,把刚从太阳底下抢割麦子的人们,又拉回到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争速度的抢麦场的战场上,上演了一场人定胜天、龙口夺食的精彩大战。 那年我十三岁,刚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天三分工。火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悬挂天空,炙烤大地。割麦子的我被红...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