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工会
劳动者
维权
视野
生活
文体/思考
服务+
劳动号
文体/思考
读听看
时评
职工文学
深观察
[职工文学] 夏日两味:冰粉与凉粉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5:49
阅读:2
西安的盛夏如期而至,热浪滚滚,连风都裹挟着灼人的气息。这样的时节,最令人惦念的莫过于一碗冰冰凉凉的消暑美食了。 在长沙吃了两次,我就喜欢上冰粉了。当小勺送到嘴里,舌尖触到那冰甜滑嫩的瞬间,周身的燥热与疲乏顷刻溃散。而儿媳自制的这一碗,更添几分用心——前几日我因病住院,医院的饭菜寡淡无味,嘴里总馋些...
[职工文学] 五月榴花似火红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5:27
阅读:4
乡村人家,家家户户的院角墙头,总少不了几株石榴树的身影。这树生来带着几分不羁的野气,春寒料峭时,它只是默默抽出嫩芽,粗糙的枝干虬曲伸展,叶片椭圆厚实,远不如桃李那般轻盈娇俏,甚至有些笨拙地挤占着空间。 暮春的余韵还未散尽,石榴树就已挂满了小巧的花骨朵。初绽时,它们裹着青绿的外衣,像极了一个个精巧的...
[职工文学] 步履不停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5:05
阅读:4
深夜里的“鸡汤”喝多了,在太阳升起时,不妨去看看现实的生活。 初夏,我帮忙在学校图书馆布置海图桌。缘分使然,遇到两位值班的保安大姐,便闲聊了几句。 等待师傅安装海图桌时,我倚在图书馆进门保安的桌子旁看了会书,听她们聊起家常。从中午饭堂的叉烧好吃聊到晚饭是否回出租房自己做,从工作强度聊到暑假安排,...
[职工文学] 抢麦场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4:40
阅读:2
“铛铛铛……”挂在门前高高柿树枝干上的催工铃,又一声赶着一声急骤地响了起来,把刚从太阳底下抢割麦子的人们,又拉回到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争速度的抢麦场的战场上,上演了一场人定胜天、龙口夺食的精彩大战。 那年我十三岁,刚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天三分工。火红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悬挂天空,炙烤大地。割麦子的我被红...
[职工文学] 心中有窗,无处不景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4:15
阅读:2
整理书籍,随手翻开《闲情偶记》,老实说,李渔的书一直没好好读过,一看,乐了。生活百相,他信手拈来,诗词书画曲、食住生息养、花鸟鱼虫趣,啥都可以写。且说种植部,各种花依次成篇,连《葱蒜韭》《瓜茄瓠芋山药》都有,放到如今,美食大V一枚。 他在窗上着力不少,还绘制多幅便面窗。有一段话挺能反映他的“闲情”...
[职工文学] 铜勺炒鸡蛋
发布时间:2025-06-18 10:53:44
阅读:2
那是个连铜勺都要省着用的年代。 家里的铜勺是祖传的,勺面被经年累月打磨得发亮,能照见人影。勺柄缠着几圈布条,是母亲怕烫手缠上去的。这铜勺平日里就挂在灶台边的钉子上,俨然一件传家宝,用完了要马上挂回去。 那年我十二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觉得饿。每天放学回家,厨房飘来的永远是咸菜和稀粥的味儿。偶尔...
[时评] 答好“亲”与“清”这道考题
发布时间:2025-06-13 10:01:41
阅读:12
历史的演进中,总有一些充满意义的细节。 距离北京人民大会堂仅几公里,有条翠花胡同,胡同里有家悦宾饭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个体餐饮。1980年9月30日,郭华的爷爷奶奶创办了饭馆;近45年后的4月3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获表决通过,那一刻,郭华正在饭馆里忙着招待天南海北的游客,“终于盼到了”。...
[时评] “150毫升热水”背后是温暖人心的职业光芒
发布时间:2025-06-13 09:57:41
阅读:13
近日,浙江杭州航头收费站的一段视频火了——一位司机经过收费站时,向收费员询问:“有热水吗?帮我倒个‘150(ml)’。”收费员“秒懂”,并问:“是给宝宝泡奶粉用吗?”得到“是”的回答后,他拿起水壶,俯身平视刻度倒水,递出水杯时还贴心地问了:“你看下温度可以吧?”如此细致周到的服务,打动了许多网友——...
[时评] 破除“35岁就业门槛”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25-06-13 09:55:28
阅读:18
“年龄要求35周岁及以下”,这是不少企业在招聘公告中列出的硬性要求。据《工人日报》报道,已有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放宽年龄限制,企业受访人士表示“更看重大龄求职者的经验和能力”。同时,关于放宽或取消招聘年龄限制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专家认为,打破就业年龄歧视,应在立法层面明确列举禁止年龄歧视,同时进一步引导...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