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钢厂的前世今生

来源:巴岩 浏览: 2

    西安不仅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城市的历史变迁中,大部分工业遗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其原有功能或退出历史舞台。它们曾见证过城市发展的高光时刻,也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慢慢沉寂。但幸运的是,我们总能看到它们内在生发的韧性和焕发新生机的拐点,陕钢厂就是其中之一。

    陕钢厂,即陕西钢厂,又叫五二厂,1958年建厂,1965年与大连钢厂的一个车间进行重新组建,职工逐渐扩大到一万多人。上世纪80年代达到生产的辉煌时期。陕钢厂不仅在陕西,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一个老国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产业升级,陕钢厂于1999年停产。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陕钢厂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默默地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8年,在西安市东郊幸福路边这片荒草丛生的土地上迎来了最早的一批创业者,西钢会战破土动工。当年的创业者们,白天汗流浃背,晚上挑灯夜战,用芦苇席搭起的临时工棚就是休息室,工地东南面的河沟就是“洗澡堂”,单身宿舍和家属生活区就是用泥巴和竹片筑起的“干打垒”。经过建设者不分昼夜的连续作战,只用了57天时间,于当年10月8日,顺利完成第一期工程,炼出第一炉钢,从此结束了西安“手无寸铁”的历史。

    1965年至1979年,是陕西钢厂冶金军工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时期。1975年,原五二厂正式更名为陕西钢厂。建厂初期,五二厂仅能生产热轧材产品,随着两期建设工程的相继完成,已能生产出40多个钢号、20多种规格的优质产品。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陕西钢厂已能够生产出5大类产品、70多个钢号、近300种规格。陕钢的十多个产品多次荣获部、省级优质产品,链条用钢丝被评为国家银质奖。1980年代中期后,陕钢的产品生产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许多国防利器上都曾渗透着陕钢人的汗水,镌刻着老军工们的奉献。1979年,陕西钢厂被陕西省委命名为“大庆式企业”,走在了全省前列。

    陕钢厂从1958年建厂到80年代达到生产发展的辉煌和鼎盛,再到1999年转型停产,半个世纪起起落落,悲欣交集,废弃的厂房再也没能发出轰鸣声,钢铁一代的记忆戛然而止。

    2012年陕西工业企业面临转型,西安市对老钢厂进行“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定位开发。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的打造,秉承“旧厂房、新生命”的开发理念,作为城市创意引擎和工业遗产存量盘活践行者,改造后的产业园已成为全国旧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的优秀园区代表,获得了《中国城市更新之老城复兴十大案例奖项》《中国城市更新工业园区改造优秀案例》,是西北首家以设计创意为主题的城市主题产业园,成为了西安东城工业遗址的重要地标。

    工业遗存变“废”为“宝”。整个改造将原有厂区划分为三大区域,北区是教学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所在地;南区是房地产区,已建成华清学府城;东北片区就是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50亩,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整体规划为四大版块:“创意展示交流中心”“loft创意生态办公区”“创意街区”和“大学生创业中心”,是集时尚创意展、loft创意办公空间、企业孵化、产业信息交流、人才培训、企业服务、创意商业集市及工业景观八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再生型产业园区。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尚精神,又实现产业建筑文化的延续,并为城市更新建设提供示范。

    园区结合西安历史文化和工业遗址地位,坚持“保持原有风貌进行局部更新”的原则,园区内除了保留原有的厂房建筑之外,将生产设备和构筑物也一并留下。原厂区的9栋保存完好的建筑经过改造后形成12栋单体建筑。并保留砖砌墙面,结合外墙多层窗户的竖向高度和内部钢结构插层增加面积,创造了LOFT空间。在改造中车间原有的梁柱构架和屋架作为框架予以保留。园区开阔场地的景观中心,也是在旧物利用的基础上改造成为花池,在连廊和露台之间也都增加了绿化设计。除此之外,还保留大量的原生树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原有景观的生态破坏。老钢厂酸洗池改造成水景,车间轨道改造成屋顶,酸洗车间改建为独特的艺术空间,废弃旧零件做成艺术品。废旧齿轮、螺丝等钢铁零件成为设计元素,高大的烟囱、齿轮配件等都成为了景观雕塑,将工业风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钢铁楼梯、栏杆和建筑融为一体,突出了年代感。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打造了“低密度,多层次”的总部基地型办公环境。园内设计类、文创类、互联网科技等创新型企业聚集,形成了以创意办公、文化商业、展览展示为产业结构的设计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建成后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可容纳企业200家,员工约5000名。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是继上海红坊,北京798之后,西安首家以设计创意为主题的城市主题产业园,成为西安的一张城市名片。

    老钢厂,静静地记录着那个年代的翻天覆地。它不仅仅是一栋栋老厂房,更代表了一群人的城市记忆,曾承载着多少人的豪情与梦想,如今,新的故事仍在这里延续。

 文\图 巴岩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