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交替,健康度秋

来源:董超 浏览: 1

    立秋过后,早晚温差逐渐增大。季节交替期,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变化,减少寒凉食物摄入、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开启健康的秋季生活。

注意保暖

    秋已立,暑难消。8月到9月之间早晚凉爽,但午后气温仍然是比较高的。季节转换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阶段,较大的昼夜温差会导致人体的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增加心脏负荷,这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建议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老人、儿童以及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早晚要做好头颈部以及腹部的保暖。

防蚊灭蚊

    秋蚊猛于虎。不同的蚊种可以传播不同的疾病,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等疾病;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库蚊可以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热、圣路易斯脑炎的传播;各蚊种还可引起丝虫病的传播。

    建议大家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避免在黄昏至清早蚊虫出没高峰期进入草丛、湿地;室内要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清除家中的积水容器,蓄水池、水井等要加盖密封,以阻断蚊虫产卵孳生。

    使用杀虫气雾剂时,要对准容易藏蚊的地方,比如门后、窗帘后、床底下、墙角等位置快速喷射,喷后要关闭门窗30分钟,通风1小时后才能进入。

运动多元

    进入秋季,天气的变化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易造成情绪低落。这时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积极运动是不错的方法。

    运动时间需结合个人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状况来选择,关键是要形成固定的习惯和作息规律。一般来说,清晨适合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晚上可以做一些拉伸运动。

    关于运动方式,建议遵循“多元搭配”的原则。不同的运动方式作用不同,例如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车等)主要改善的是心肺功能和有氧的耐力;力量训练(可以采取自重的力量训练,如做深蹲、俯卧撑、平板支撑等,也可借助弹力带和哑铃进行抗阻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容积,提升骨密度;柔韧性训练(如做瑜伽)可使肌肉更加有弹性和柔韧性;平衡训练可以防止跌倒。因此要多种运动结合起来进行,更有利于整体健康。

 (董超)



0
微博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抖音
Top